全球车企和电池巨头突然集体“转向”,砸钱、拼技术、抢人才……只为押注一个名字:全固态电池!这场关乎未来能源的战争,中国、日本、韩国已经刺刀见红。
日本人押宝硫化物路线,政府豪掷100亿研发资金,丰田手握上千项专利想当老大;韩国双线作战猛攻氧化物和硫化物;中国却玩起“混搭”——氧化物+聚合物复合路线弯道超车,国家直接砸60亿专项支持,中科固能的实验室里,电池循环寿命冲到6万次不衰减,惊呆老外。
为什么各国拼命抢这块高地?一句话:谁掌握全固态,谁就捏住新能源汽车的命脉!它能让电动车续航翻倍、充电快如闪电,更终结自燃噩梦。市场更是肥得流油——2030年全球规模超2500亿,中国规划产能400GWh,够喂饱半个地球的电动车。
但技术霸权可不好拿。全固态电池量产的最大痛点竟是……压力!没错,它工作时需要10兆帕压力,相当于指甲盖顶住100公斤重物,这对手机、车规电池简直是地狱级挑战。更头疼的是生产线——一半设备得换新,良品率还上不去。不过中国玩家已经出招:半固态电池先“上车”练兵,蔚来ET7、智己L6打头阵,全固态紧随其后。
欧阳明高院士撂下狠话:“2030年全固态必产业化!” 这场中日韩的“电池三国杀”,胜负或许十年内见分晓。
互动时间: 你觉得中国能在这场电池世界大战中笑到最后吗?评论区等你高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