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圈营销领域,近期小鹏公关负责人的 “剪辫子” 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该言论称 “不要过于迷恋单一某个传感器,脑后的辫子是时候要考虑剪掉了…” 这一表述引发网友强烈反应,购买了激光雷达车型的用户感觉被冒犯,汽车营销中的越界拉踩现象再次成为焦点。

小鹏 MONA 近期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相较上月近乎腰斩。为挽回局势,小鹏推出了 MONA M03 MAX 版本,价格从 15.58 万降至 13.98 万,打出 “AI 平权” 的旗号。然而,埃安 RT 迅速做出应对,当晚宣布埃安 RT650 激光雷达版限时特价为 14.08 万。虽仅比小鹏 MONA M03 MAX 贵一千元,但埃安 RT 多出一个激光雷达且续航多出 50km。这一举措被部分人视为蹭热度,却成功 “截胡” 小鹏,致使小鹏公关负责人紧急介入。

深入探讨智能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前,部分采用纯视觉方案的车辆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特定场景下会出现识别错误,像将白色卡车误判为云朵,雨天难以识别施工路障等。余承东在直播中也指出,纯视觉方案在恶劣天气或特殊场景下识别效果显著下降,甚至存在视觉摄像头无法察觉的漏洞,如黑色车辆停于隧道口内部,外部摄像头靠近前难以发现。

从专业角度看,埃安 RT 搭载的激光雷达可有效提升安全性能。其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探测环境,最远探测距离达 250 米。在黑夜、雨雾等视线受阻的复杂路况下,能精准识别障碍物,大大降低误判风险。在高速公路这种复杂环境中,面对频繁穿梭的白色卡车等情况,激光雷达可快速扫描,实现全覆盖且不误判,为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花费一千元购置激光雷达,相当于为自身增添一份 “安全保障”,同时也为未来智能驾驶的升级预先配备了硬件。这意味着后续 OTA 升级无需额外付费,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在车圈营销竞争的背后,消费者的核心诉求是行车安全。小鹏 MONA M03 MAX 的纯视觉方案在恶劣复杂环境下易误判,而激光雷达能精准识别障碍,显著降低事故风险。消费者多花费千元配备激光雷达,既是保障当下行车安全,也是为未来智能驾驶升级奠定基础。购车决策不应是碰运气,理性考量并重视安全才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