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FF 最接近成功的时刻!"5 月 27 日,FF 创始人贾跃亭在投资者周报中宣布,其第二品牌 FX Super One(图片) 付费预订单增至 1900 台,较 5 月 9 日公布的 1300 台实现 46% 的跃升,其中 600 台来自洛杉矶汽车服务商 NEW PBB AUTO 的 To B 订单。消息一出,美股盘前 FF 股价应声上涨 12%,网友热议:“贾跃亭这次真的要翻身了?"

一、从两位数到四位数:十年造车终破局
回顾 FF 的发展历程,这场突破来之不易。自 2014 年 FF 成立以来,其首款车型 FF 91 因资金链断裂多次跳票,截至 2024 年仅交付 14 辆车。而 FX 品牌自 2024 年 9 月发布以来,凭借 “两倍性能、一半价格" 的定位,迅速打开市场。此次 1900 台订单中,1000 台来自纽约车行 JC Auto 的 B 端合作,用于高端出行服务,标志着 FX 在商务用车领域的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FX Super One 作为 FF 首款 AI-MPV 车型,采用双侧滑门设计和激光雷达配置,第二排配备独立头等舱座椅,主打 “移动 AI 空间" 概念。其搭载的 AIHER 超级混增电驱系统,通过 “增程 + 混动" 技术解决美国东海岸冬季续航痛点,这一创新在 3 万 - 4 万美元价格区间内具有唯一性。

二、技术下放与生态重构:FF 的破局之道
FX 的爆发式增长,源于 FF 对核心技术的下放。FF 将 30 万美元 FF 91 的 AI 技术应用于 FX 车型,例如 AI 座舱智能体和开源大模型 aiDriving,使 FX 在智能交互和自动驾驶领域领先同级。同时,FX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与四家中国主机厂达成合作,通过共享供应链将生产成本降低 30%。
在销售策略上,FF 开创 “共创生态线上直销体系",用户可参与车型设计并获得股权奖励。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更通过用户裂变实现订单增长。正如贾跃亭在 BEYOND 大会上所言:“全球化 3.0 时代,企业价值源于为当地创造独特价值。"

三、行业震动:FF 能否改写美国电动车格局?
FX 的突破对美国电动车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美国 3 万美元以下增程式车型市场空白,而 FX Super One 以 "纯电 + 混增" 双动力布局精准卡位。相比之下,特斯拉 Model Y 虽在续航和性能上占优(长续航版 4.3 秒破百,续航超 500 公里),但缺乏 MPV 车型,且价格区间在 4 万美元以上,无法覆盖家庭用户需求。
行业分析师指出,FX 的成功验证了 “技术下沉 + 场景创新" 的可行性。“当特斯拉专注于性能赛道时,FF 通过 AI 赋能和差异化产品,在细分市场撕开缺口。" 不过,FF 仍需解决产能问题 —— 其加州汉福德工厂目前仅能满足 FF 91 的小规模生产,FX 量产需依赖合作主机厂的产能释放。

1900 台订单不仅是 FF 的转折点,更是中国科技出海的缩影。从乐视帝国崩塌到 FF 绝地求生,贾跃亭用十年时间完成从 “PPT 造车" 到 "技术落地" 的蜕变。正如他在纪念 FF 成立 11 周年时所言:“还债回国的时间不会太远。" 愿 FF 在 AI 与新能源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让世界见证中国智造的逆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