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事件
富奥股份(000030.SZ)在机构调研中披露,其冗余R-EPS(电动助力转向)产品已完成样件开发并通过客户试验验证,标志着公司在高阶自动驾驶底盘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2024年公司新能源类订单占比超80%,外部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48%,全球化布局加速。

技术壁垒:冗余R-EPS的“安全冗余”设计
核心技术参数
- 冗余架构:支持双电机+双ECU设计,满足L3+自动驾驶对转向系统的容错要求;扭矩输出:最大助力扭矩达30N·m,响应速度<100ms,适配800V高压平台;认证进展:通过ISO 26262 ASIL-D功能安全认证,获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定点。
竞品对比
厂商 | 技术路线 | 量产进度 | 客户覆盖 |
富奥股份 | 双电机冗余+线控转向 | 2025Q3量产 | 比亚迪、蔚来、斯堪尼亚 |
博世 | 单电机冗余+液压备份 | 2024Q4量产 | 特斯拉、大众 |
采埃孚 | 纯电动助力转向(无冗余) | 2023年停产 | 日系车企 |
市场突破:新能源与全球化双轮驱动
客户结构升级
- 新能源领域:覆盖比亚迪海豚/仰望、蔚来ET5/ES8、小鹏G6等爆款车型,电控减振器收入同比暴增500%;国际化布局:获斯堪尼亚(全球第三大重卡制造商)高端转向系统订单,出口占比提升至22%。
产品矩阵扩张
- 电控减振器:适配空气悬架系统,支持毫秒级阻尼调节,已获红旗HS7、问界M9等高端车型定点;空气弹簧:自主开发高性能气囊,打破外资垄断,2025年目标配套10万辆新能源车。
行业影响:底盘域的“智能化军备竞赛”
技术趋势
- 线控转向渗透率提升:2025年L3+车型线控转向搭载率将达60%,冗余设计成为标配;国产替代加速:外资厂商转向系统单价1500−2000,富奥股份通过模块化设计将成本压降至800。
竞争格局
- 国内厂商:伯特利(线控制动)、拓普集团(底盘轻量化)形成协同效应;国际巨头:博世、采埃孚加速转向电动化转型,但本土化响应滞后。
未来战略:垂直整合与场景化拓展
技术纵深
- 域控制器集成:2025年量产转向+制动一体化域控,支持OTA在线升级;线控底盘技术:与同驭汽车合作开发One-Box线控制动系统,目标2026年上车。
产能布局
- 常州基地扩建:新增转向系统年产能80万套,配套比亚迪常州工厂;墨西哥工厂:2025年投产,服务北美新能源车企本地化需求。
风险提示
- 技术风险:冗余R-EPS芯片依赖英飞凌(占比超60%),存在供应链断供风险;
- 市场风险:乘用车转向系统价格战加剧,2025年行业平均毛利率或降至18%;
- 政策风险:欧盟新规要求2027年起新车标配电子后轮转向(ERS),需额外投入$500万/车型认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