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得承认,现在中国汽车技术进步速度真挺快。以前,高端车那可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咱们国产车想分杯羹可不容易。但这几年,国产车在电池、智能驾驶这些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好多方面都能和国外品牌一较高下了。就拿新能源车来说,从续航到操控,从内饰到智能驾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像仰望 U7 这样的国产高端豪车就诞生了,带着咱自己研发的技术亮点,在高端市场里崭露头角,挺值得咱们好好聊聊。



先说说仰望 U7 的外观,第一眼看上去,你就感觉它浑身透着一股跑车的凌厉劲儿,那种俯冲的动感姿态特别明显。车尾的电动尾翼,一下子就点明了它的速度属性。
前脸设计特别有肌肉感,引擎盖上两条刀锋般的脊柱线条特别醒目,就像运动员身上的肌肉线条一样,充满了力量感。LED 灯带和大灯组融合得恰到好处,前唇的造型也透着一种力量感。要是你选装碳纤维材料,那就更显运动了。它采用时空之门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的辨识度挺高的。修长锐利的大灯搭配微微隆起的筋条,运动锋锐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自然,那条飞天腰线不仅看着好看,还有个实际的作用,就是把风阻系数降到了 0.195。溜背式造型配上大尺寸轮毂,轿跑风格十足。走到车尾,你会发现它的设计既有雕塑感又有体量感,尤其是晚上尾灯点亮的时候,效果特别亮眼。整体来看,仰望 U7 的外观设计挺有冲击力的,既有跑车的动感姿态,又通过家族式设计语言和细节线条营造出了独特的风格,不管是前脸的力量感、侧面的流畅线条,还是车尾的独特造型,都让人觉得这台车气场很足,在路上应该会很吸睛。



仰望 U7 的内饰把豪华感和科技感结合得挺好的。一坐进去,你就能摸到 Nappa 真皮、碳纤维和稀有枫木,手感细腻温润,看着就高级。方向盘是经典样式,左右有功能按键,内下圈还加了几个物理快捷键,操作起来顺手。
星环座舱设计让驾驶者有种被环绕的感觉,从中控看过去对称又美观,官方说这是融入了中国传统美学,确实挺有韵味的。中控区的 12.8 英寸 OLED 曲面屏像星河瀑布一样倾斜而下,视觉上很独特,信息展示也更流线型,操作起来流畅不卡顿。主驾和副驾分别配备 23.6 英寸的仪表屏和多媒体屏,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还有 70 英寸 AR - HUD 抬头显示,开车的时候不用低头看信息,视线能一直保持在前方,激烈驾驶时更安全。
音响配置也很亮眼,丹拿全新证据铂金版系列搭配 23 个扬声器,音质非常好。特别的是丹拿星旋高音单元,你一入座,它就会缓缓旋转升起,仪式感满满。头顶上方是流媒体内后视镜,驾驶员监测和座舱监测摄像头也都有。
进入车内的方式也很多,NFC、UWB、云钥匙、蓝牙钥匙都能实现智能进入,还能智能敲击开门,挺方便的。整体来说,内饰用料讲究,设计既有传统美学元素,又充满科技感,坐进去既舒服又有格调,开车时听听音乐,享受着舒适的氛围,体验感不错。




要说仰望 U7 这款豪车,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的云辇 - Z 电悬架和易四方四轮独立驱动技术,这些高端科技实打实地给用车体验升了级。
云辇 - Z 电悬架是比亚迪首款搭载悬浮电机减振器的车型,它用悬浮电机替代了传统液压减振器,能主动高速调节减振器的拉伸 / 压缩阻尼,还能控制悬架系统的正负向行程。和常见的可变阻尼减振器、电磁减振器不一样,它们只能后馈控制,等传感器感受到颠簸再调阻尼,而云辇 - Z 靠摄像头预瞄系统能前馈控制。比如说,摄像头发现前方有减速带,它提前就把减振器阻尼调好了,等车开过去时,震动感能大幅降低。过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坐在车里几乎感觉不到啥震动,就像在平地上开一样,舒适性挺强。它的响应速度快到 10 毫秒,探测精度 10 微米,车身高度调节精度 1 毫米,都是行业里比较靠前的水平。还有碰撞主动防御功能,侧碰发生前一瞬间能抬起车身侧面,用门槛梁抵抗撞击,减少乘员舱溃缩量,安全性有加分。像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比较到位,后排乘客也不会觉得太晕,这都是云辇 - Z 的功劳。


再说说易四方四轮独立驱动技术,四个电机能独立精准控制每个车轮的扭矩。就算遇到同侧双轮爆胎,车身也能保持稳定,不会乱晃。动力输出也很猛,0 - 100km/h 加速 2.9 秒,踩油门时推背感挺强。它还支持原地掉头、圆规掉头这些功能,在窄路掉头或者挪车时特别方便。比如在小巷子里,原地掉头一把就能转过来,不用来回倒车。易四方泊车技术也挺实用,能实现 “神龙摆尾”(车头扎进侧方车位)和 “醒狮摆头”(车尾扎进侧方车位),侧方位停车难度降低了不少。遇到极端情况,“甩尾泊入”“摇头泊出” 这些极限操作也能应付,普通用户用自动泊车也觉得人性化,虽然这在电车里不算稀罕,但易四方加持后,泊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了。整体来说,这两项技术让仰望 U7 开起来既稳当又灵活,复杂路况下的通过性和安全性都有保障,日常通勤或者偶尔撒个欢儿都能满足。

仰望 U7 的动力和续航表现,对不同用车需求的人来说都挺有吸引力。先看纯电版本,CLTC 续航 720km,日常在城里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差不多够用;要是跑城际长途,像从北京到天津往返,充一次电也能搞定。它配备 135.5kWh 的大容量电池,支持双枪直流快充,最大充电功率 500kW,就算没电了,找个快充桩,喝杯咖啡的功夫,电量就能补个大半,充电焦虑基本能缓解。
PHEV 版本更适合长途出行需求大的人,2.0T 发动机加上四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综合续航能到 1000km。像跑个跨省长途,中途不用频繁找充电桩,加油就能接着跑,灵活性更高。动力这块,1306 匹的最大输出马力可不是虚的,0 - 100km/h 加速 2.9 秒,踩下油门的瞬间,推背感特别强,超车的时候特别有底气,轻轻给油就能轻松超过前车。这主要得益于易四方技术和云辇 - Z 系统,易四方能独立毫秒级调整四轮扭矩,驾乘过程中即使遇到突然爆胎这种极端情况下,车身都没怎么晃动,能稳稳地停下来;云辇 - Z 调节速度快到 5 毫秒,过减速带的时候,坐在车里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舒适性挺不错。全数字底盘基于这两大技术,通过传感器、智算中心和电机的配合,能实现车身姿态全数字化调节,不管是走坑洼路还是高速过弯,车身都很稳,后排乘客也不容易晕车。




仰望 U7 的智驾配置挺扎实,硬件上用了天神之眼 A 系统,总共 33 个感知元件,包括 3 颗 128 线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个摄像头和 13 个超声波雷达,覆盖车身周围 360°,相当于给车装了 “全方位天眼”。两颗英伟达 Orin - X 芯片,总算力 508TOPS,处理数据速度快,日常用起来不会卡顿。
实际开车时,城区道路规划挺聪明,启用城市领航功能后,系统会自己算路线,遇到红绿灯、加塞车都能处理。有次我右转弯碰到修路,它能精准判断左右障碍物距离,还会放慢速度切弯入道,不像有些车要么猛打方向,要么停在原地不敢走。高速上自动跟车、超车变道也很流畅,特别是长途驾驶时,能解放双脚,减轻疲劳感。
停车方面,易四方泊车技术挺有意思,“甩尾泊入”“摇头泊出” 这些极限操作,能应付窄小停车位,比如侧方位停车时,车头或车尾能灵活调整角度扎进车位。虽然自动泊车现在电车基本都有,但它的传感器多,泊车时对周围环境判断更准,不用担心剐蹭。像我有时候遇到两边车停得太近,用自动泊车也能稳稳停进去。该车还有个亮点是双向 20° 后轮转向,车长 5.3 米,转弯半径才 4.85 米,跟小型车差不多,在小巷子里掉头一把就能转过来,不用来回倒车。
智驾系统还能自我学习进化,用得越久,对复杂路况的处理越熟练。比如说,第一次经过小区门口的减速带,系统可能反应稍慢,后面再经过时,就会提前调整悬架和车速,体验会更好。总体来说,这套智驾系统硬件够强,功能实用,日常通勤或长途出行都能帮上忙,用起来比较省心。






总结
仰望 U7 在高端车型中很值得关注。它外观有跑车的凌厉动感,内饰把豪华与科技结合得很好,用料讲究。云辇 - Z 电悬架和易四方四轮独立驱动技术是大亮点,让驾驶稳当灵活,复杂路况通过性和安全性有保障。动力强劲,续航能满足不同需求,智驾配置扎实,功能实用。整体来看,仰望 U7 在各方面表现出色,是高端车型中不容忽视的存在,未来的市场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