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中的“恒大”已然存在,只不过尚未爆发!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日的此番发言,恰似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将舆论引爆。这位向来以“敢言”闻名的行业巨擘,直戳中国汽车业潜藏的资本泡沫与系统性风险,其矛头径直指向新能源狂飙突进背后的畸形生态。
恒大式崩盘的三大征兆

在魏建军口中的“汽车恒大”,并非特指某家具体的车企,而是一种模式:高杠杆扩张、财务造假、造血能力匮乏。以恒大为例,其借助资本输血来遮掩巨额亏损,最终致使资金链断裂。而汽车行业同样危机四伏。负债驱动扩张:威马三年亏损达 183 亿,现金流仅为 28 亿;某新势力因虚增销量导致供应链断裂,坏账数额高达 18 亿。虚假繁荣:续航虚报、销量注水、技术“画饼”之风盛行,甚至有车企凭借关联交易虚构订单,营造繁荣的假象。价格战恶性循环:行业利润率降至 4.3%,30 家上市车企净利润总和不及丰田的三分之一。降价压力转嫁给供应链,铝换铁、降质降本成为潜规则。
“僵尸车坟场”与消费者的血泪教训

魏建军的预言正在逐步得到应验:高合、威马退市之后,车主陷入“三无困境”——无配件、无售后、无残值。深圳出现 300 辆新能源“僵尸车”,电池处理成本高达残值的 120%,最终由社会承担。更为讽刺的是,部分车企将硬件变为“服务入口”,车主竟然因云端账号注销而丧失核心功能,28 万的新车残值暴跌至 2.3 万。
长城的“清醒”与行业的出路

当同行沉溺于价格战时,长城选择逆流而上:2024 年净利润猛增 80%,单车利润突破万元,研发投入超百亿,专利数量稳坐自主品牌头把交椅。魏建军更是放言“愿自掏腰包为全行业审计”,剑指数据造假的乱象,呼吁回归技术本质。国家政策也已同步采取行动,发改委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正如魏建军所言:“造车是马拉松,行稳方能致远。”
结语:挤掉泡沫,方可破局

中国汽车业若要真正与全球巨头比肩,就必须告别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当潮水退去,裸泳者终究会原形毕露,而身着泳裤的人,才有资格在深海角逐。魏建军的逆耳忠言,或许正是行业觉醒的开端。(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分析,不针对任何企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