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产能迷雾:赛力斯三个工厂产能未解之谜

    赛力斯产能谜题的核心矛盾在于官方数据与市场传闻间的巨大鸿沟:

    ‌两江工厂‌官方文件记载设计产能仅5万辆(2025港股IPO文件),但市场普遍认为其实际承担M5车型15万辆年产能,这种官方数据与生产实践间的偏差,折射出产能统计口径的模糊性。

    凤凰工厂‌在2023年报中与其他工厂合并统计为30万辆产能,到了2024年报却单独拆分出30万辆设计产能,而港股文件又将其产能压缩至10万辆,这种波动暗示可能存在"柔性产能池"的调配机制。

    ‌超级工厂‌的矛盾尤为突出:官方宣称其规划产能70万辆,但港股文件仅标注15万辆,这种量级差异或源于"分期释放"策略——当前实际投产M9的产能约20万辆,剩余产能可能留作M8及后续车型储备。

    产能迷雾背后的运营密码藏在三个特殊时点:

    2023年9月‌第三工厂投产时,恰逢M9预订单突破5万辆,迫使生产线以130.4%的超负荷状态运转5;

    2024年3-4月‌产量骤降期间,凤凰工厂启动产线智能化改造,为新一代M7的激光雷达装配预留空间;

    2025年2-3月‌生产淡季中,两江工厂完成JPH(每小时产量)从75到50的逆向调整 ——这看似产能倒退,实则为提升定制化生产灵活性所做的战略牺牲。

    当M8零件日供应标准突破904台时,暴露出现行产能体系的脆弱性:即便按超级工厂70万理论产能折算,日均产出应为1918台,但当前M9月产4.2万辆即需日均1400台,表明实际产能利用率已逼近75%警戒线。这场数字游戏背后,是智能电动车行业集体面临的悖论——产能报表的"纸面实力"永远追不上爆款车型的需求飓风。

    产能还是非常吃紧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量。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