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哪吒汽车暴雷始末:从新势力黑马到“造车悲剧”的警示录

    2025年5月,哪吒汽车因欠税215万元登上失信名单,其销量从2022年的15.2万辆巅峰跌至月销不足200辆,累计亏损超180亿元,引发行业震动。这场暴雷并非突发,而是多重危机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

    技术空心化与战略摇摆:产品力的崩塌

    哪吒汽车早期凭借低价策略(如哪吒V售价7万元)抢占网约车市场,但长期依赖低端定位导致品牌价值固化。2023年强行冲击高端市场,推出哪吒S(售价20万+)和双门跑车哪吒GT,但因技术配置落后(如400V架构、L2级智驾)、性价比不足,销量惨淡,年销仅2.5万辆,转型失败。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费用率5.2%,远低于行业均值12%)加剧技术空心化,2025年五一期间全国性车机断网事故暴露其IT系统降本隐患。

    资金链断裂与信任崩塌:从资本宠儿到“老赖”

    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2025年账面资金仅剩28.37亿元,而短期债务高达57.6亿元。为求生,哪吒削减服务器预算60%,导致服务崩溃;拖欠供应商超62亿元货款,20余家经销商围堵工厂讨债,甚至出现“债转股”协议遭拒的窘境。用户端,46万车主面临售后断供,App断网、配件缺货等问题频发,品牌信任度暴跌72%。

    管理乱象与行业警示:新势力的集体焦虑

    管理层决策失误频发,前CEO张勇被曝“清空资产赴英”,创始人方运舟虽提出聚焦海外市场,但泰国工厂面临比亚迪、长城的围剿,出口成本因欧盟关税增加22%,全球化自救难掩颓势。内部频繁裁员(员工数从7932人骤降至2000人)、高管动荡(三年内营销体系6次调整)进一步削弱运营效率。

    反思与启示

    哪吒的崩盘折射出新势力车企的致命短板:依赖资本输血、忽视技术深耕、战略定位模糊。其教训警示行业:低价倾销与故事营销无法替代核心竞争力,唯有技术突破、现金流健康与用户信任,方能在淘汰赛中存活。当资本泡沫退去,市场终将回归敬畏技术的本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