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104亿补助领跑,车企集体吃政策饭,补贴退坡后谁扛得住?2024年比亚迪财报显示,公司拿到政府补助104亿元,这钱比很多车企全年的利润都高。其他车企也不少,上汽拿了52亿,吉利43亿,长城22亿。政府给钱名目多,比如报废旧车补贴、工厂改造钱、稳岗补贴这些,车企们都在财报里列着。
补助金额涨得快,比亚迪去年才46亿,今年直接翻倍。长城汽车除了直接给的钱,还有14亿的税收优惠算进去。广汽集团更夸张,政府给了27亿补助,但自己赚的钱才8亿多,大部分利润靠政府发钱。

车企们拿到的钱用途不少,有的修生产线,有的发员工工资,有的搞研发。但这些钱不是比亚迪独享,所有符合政策的企业都能拿。政府说这是为了推动产业升级,比如发展新能源车,但车企们能不能自己赚钱还是个问题。
宁德时代这种电池厂也拿了不少补助,上半年政府给的就有38亿。不过他们财报里没单独列出来,和别的钱混在一起。这样算下来,宁德时代靠补助的钱能占净利润的15%。

补助金额差距大,比亚迪最多,小车企赛力斯也拿了10亿,比去年多了一倍。长安汽车补助涨了29%,但净利润里三分之一靠政府。广汽这种老牌车企,政府给的钱比自己赚的还多三倍。
政策给钱有讲究,主要是为了技术创新和就业。比如比亚迪搞电池研发,政府给钱支持。吉利在各地建厂,地方政府也会给补贴。但车企们能不能活得好,光靠补助肯定不够。

补助政策未来可能变,现在给的钱可能慢慢减少。比亚迪去年利润增长快,但其他车企比如广汽,自己赚的钱少得可怜。要是政府补贴少了,这些公司会不会撑不住?
车企财报里写的补助项目多,但普通消费者不太明白这些钱怎么用。比如稳岗补贴是给员工发工资,技改资金是建新工厂,但具体效果多久能看见还不清楚。
车企们财报里写补助金额,但没说未来能不能持续拿这么多。比亚迪今年靠补助撑利润,但如果政府钱少了,公司得自己想办法赚钱。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大,光靠政策支持怕是不够。

车企们赚的钱里,补助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长城汽车光补助加税收优惠就有近40亿,占利润三成。长安汽车更依赖,补助占利润三分之一。这些数据说明,车企们现在离不开政府发钱。
补助政策全国都有,但不同地方给钱多少不同。比如上海给上汽多,重庆给长安多。车企们在各地建厂,可能就是为了多拿补贴。但这样真能推动行业进步吗?
车企财报数据摆在这,补助金额年年涨。比亚迪从46亿到104亿,赛力斯翻倍,长城、长安也都在涨。但这些钱能用多久?要是政府不给钱了,车企们还能不能自己赚钱?
现在车企们财报里写的补助金额,都是明面上的。但像宁德时代这种把补助和别的钱混在一起,到底拿了多少钱外界很难算清楚。透明度不高,可能藏着问题。

车企们拿补助是公开的,但普通车主可能不知道这些钱最终会分摊到车价里。比如比亚迪的车便宜,是不是因为政府给了钱?这些关系复杂,但消费者买车时可能没想这么多。
车企们财报里的补助数据,反映了一个现实:现在汽车行业离不了政策支持。但长远来看,光靠政府给钱肯定不行。车企得自己研发技术,不然补贴退坡后日子会很难过。
政府给钱是希望推动产业进步,但车企们能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现在看,补助金额还在涨,但车企们能不能把技术搞上去,让消费者买账,这才是关键。
比亚迪104亿补助拿了,其他车企也跟着拿。但这些钱能撑多久?要是政策变了,车企们能不能自己活下来?现在财报数据好看,但未来还是个问号。
(全文共1450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