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车间
(1)净高度:检验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其他类型载客汽车(不含大型客车)、货车(不含重中型货车、重中型专项作业车)、三轮汽车的机构,通过门高应高于4m;检验包含大型客车、重中型货车、重中型专项作业车、挂车等车型的机构,通过门高应高于4.2m。门宽能够满足承检最大车型。
(2)长度、宽度:检测车间的长度、宽度应满足相应检验车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
(3)检测工位:各工位空间及间隔距离应满足相应检验车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工位间保持适当的安全间距,不相互干扰。
(4)行车地面附着系数:制动性能检测设备前后的行车地面附着系数应当不小于0.7(大型车辆检测线6m内、小型车辆检测线3m内,使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时除外),或有其他防止制动检验时车辆后滑的措施。
(5)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m。
二、行车制动路试车道
(1)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的车辆:有效长度不少于80m,宽度不少于6m。
(2)总质量大于3500㎏的车辆:有效长度不少于100m,宽度不少于6m。
(3)坡度:纵向坡度不大于1%,至少应保证在实施制动的区域内纵向坡度不大于1%。
(4)附着系数: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
(5)其他要求:不得在楼顶、地下室和场区外等区域设置路试车道。
路试车道局部不得有明显的破损、凸起和凹陷,路试车道有加速路段、制动路段、中心线、车道线、边线等标志和标线,试验时车道两侧和终点设有隔离装置、警示标识等安全防护措施,车道有一定的车辆转弯或调头的区域,能够满足车辆进入或驶离路试车道。
【小编提醒,在补充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部分省份的评审要求更高,如某省要求:(1)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及三轮汽车,路试车道预留直线总长度应≥6米; (2)载客汽车、货车(三轮汽车除外)、专项作业车,路试车道预留直线总长度应≥12米;(3)挂车,路试车道预留直线总长度应≥20米】
三、驻车坡道
(1)坡度:15%(适用时)和20%。
(2)宽度:比承检车型的最大宽度宽1m。
(3)其他要求:不得在楼顶、地下室和场区外等区域设置驻车坡道。
使用驻车坡道法检验中小微型载客汽车、轻微型货车、轻微型专项作业车及三轮汽车的驻车坡道长度应不小于5m,宽度应不小于3.6m;
检验大型载客汽车、重中型货车及挂车的检测机构驻车坡道长度应不小于15m,宽度应不小于3.6m;
检验重中型专项作业车的检测机构驻车坡道长度应不小于15m,宽度应不小于4m。
四、底盘动态检验区
(1)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kg车辆:长度不少于20m。
(2)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车辆:长度不小于30m。
(3)宽度:无明确宽度要求,但应满足承检车型要求。
(4)地面要求:应为水泥或沥青路面,路面平整,无明显坡度。
五、停车场地
(1)面积:应当与检验能力和日检验车辆数量相适应。全部采用预约车辆检验的可适当减少停车场地面积。
(2)地面要求:水泥、沥青或者其他硬地面,能承受车辆的碾压。
(3)布局要求:划分停车线和车辆行驶通道,保持进出口畅通;满足消防等安全要求;布局合理,标线指示牌清晰,能够保证检验流程顺畅,尽量避免产生车辆交叉干扰,如无法避免时应当增设有效管控措施。

六、车辆底盘部件检验操作空间
(1)地沟长度:依据GB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A8022019《道路交通管理机动车类型》的要求,中、小、微型载客汽车、轻、微型货车、轻、微型专项作业车及三轮汽车地沟长度应不小于5米;大型载客汽车、重中型货车、重中型专项作业车及挂车地沟长度应不小于8米。
(2)地沟周围:有车辆防坠入措施。
(3)进出地沟楼梯通道:应当设置在地沟侧面,进出口有安全护栏,或有其他能够保护车辆底盘部件检验人员的安全措施,且不影响车辆通行。
(4)使用举升装置场地:应当留有足够的工作和避险空间。
【小编提醒,在补充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部分省份的评审要求更高,如某省要求:(1)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及三轮汽车,地沟有效长度≥6米;(2)其他载客汽车、货车(三轮汽车除外)、专项作业车、挂车,地沟有效长度≥10米。】
七、检验区域
(1)预检区和外检区:可合并使用。外检区应当设置外检棚或外检车间,外检棚或外检车间地面应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防止雨水进入;应将唯一性检查和联网查询作为首检项目。
(2)车辆底盘部件检验区:可与具备其功能的检验区合并。
(3)检测车间(仪器设备自动控制区):应为固定建筑,通风、照明、排水、防雨、防火等满足安全防护要求。检测车间的长度、宽度、内部空间应当满足相应检验车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检测车间出入门应当分别设置,不得混用。检测车间内人行通道(如有)应当设置隔离栏和标志,与检验通道隔离,宽度不小于1m。检测车间出入口应当设有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志。
八、场内交通标志标线
信息要求:简洁、清晰、连续且指向明确,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
九、外检区
设置要求:应当设置外检棚或外检车间。
十、内部道路及通道
(1)车辆行驶通道宽度:应至少满足比承检车型最大宽度宽1m。
(2)转弯半径:预留位置应当满足承检车型直角转弯或一次掉头转弯的要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