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国标最强电池禁令来了,广汽埃安弹匣电池符合标准吗?

    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技术不仅符合即将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还在多个维度上远超标准要求,系统性解决了电池热失控等核心安全问题。



    1. 全面覆盖新国标核心要求,技术验证严苛
    极端测试表现:弹匣电池通过了多项远超国标的极端测试,包括:针刺测试:钢针刺穿电芯后未引发热失控或起火,且温度控制优异(如磷酸铁锂弹匣电池针刺后最高温度仅51.1℃,48小时后恢复常温)。


    180°扭转测试:电池包剧烈形变后仍保持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电芯无损伤。


    枪击测试:三电芯枪击后无明火,隔热性能提升40%。


    高温测试:200℃热箱中电池无失控,壳体温度降低75%。
    快充安全:速冷系统可在5分钟内将电芯温度降低15℃,配合耐高温电解液,连续超充三次仍保持稳定。


    2. 系统性安全设计,构建四维防护体系
    弹匣电池通过“材料-结构-算法-制造”四维安全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防护:电芯层面:采用纳米陶瓷材料强化电极界面、复合集流体阻断短路风险,并加入耐氧化阻燃剂,电芯热失控升温速率降低20%。


    电池包设计:
    分舱隔离:电池包被划分为独立舱室,填充隔热和吸热材料,阻止热蔓延。双层速冷:上下两面接触冷却液,热管理效率提升80%。


    自灭火系统:低熔点合金腔体在热失控时精准喷淋灭火剂,实现吸热、断氧、消烟一步到位。


    云端监控:第六代BMS系统基于60万辆车的数据训练,可提前识别200Ω级内短路风险(行业标准为10Ω),实现分钟级故障预判。
    3. 量产应用与成本优势,技术普惠规模化应用:弹匣电池已覆盖埃安全系车型,包括售价6万级的埃安UT,成为全球首个将顶级安全技术下沉至入门车型的品牌。


    成本降低:因湃工厂规模化生产使弹匣电池成本下降25%,解决了安全与成本平衡的行业难题。


    固态电池延伸:2026年将量产的全固态电池延续弹匣电池的安全体系,固态电解质从材料层面消除热失控隐患,形成“液态+固态”双重技术领先。
    4. 行业影响与用户价值重塑安全标准:弹匣电池通过“预防-控制-阻断”全周期防护,将行业安全基准从单一参数转向系统化设计,推动新国标从“强制要求”向“技术标杆”升级。用户信任提升:搭载弹匣电池的车型已累计行驶480亿公里,保持“零自燃”记录,直接回应了68%消费者对“安全焦虑”的购车顾虑。


    总结:
    广汽埃安弹匣电池通过系统性技术创新和严苛验证,不仅完全满足GB 38031-2025的强制要求,还在热失控抑制、极端场景防护、成本控制等方面树立了行业新标杆。其技术普惠理念(如入门车型标配顶级安全)和前瞻布局(如固态电池延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