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能想象央视一本正经科普歼十战斗机,标题和内容却“画风突变”,满是网络热梗,活脱脱像00后写的吗?以前提到央视,脑海里蹦出的词就是“严肃”“权威”,新闻播报字正腔圆,节目风格大气稳重,满满的官方范。可这次关于歼十C战斗机的文章,直接颠覆了我对央视的刻板印象。

文章标题“在家叫我老幺,出门叫我丧彪”,啥情况?这确定不是在网上冲浪时看到的搞笑段子?点进去一看,内容更是妙趣横生。没有一上来就罗列专业数据,而是用轻松的语言,在视频里谈到了我国最火的三款战斗机歼20,歼16以及歼10c,让大家看到了我国最强战机,最强侧卫以及五代机下最强格斗手。

再仔细想想,这变化背后意义可大了。00后陆续步入职场,给各行各业注入新鲜血液,央视也不例外。这些年轻人思维活跃、创意无限,带着互联网时代独有的表达习惯,让严肃的科普也能变得妙趣横生。歼十战斗机,对普通人来说,本是高高在上、充满神秘感的大国重器,那些专业术语、复杂参数,让人望而却步。但央视这篇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新奇有趣的比喻,拉近了大众和歼十的距离,让大家轻轻松松就能了解它的性能特点、发展历程。

歼十可不简单,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从立项到首飞,再到不断改进升级,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过去,我们了解歼十,大多是通过新闻报道里严肃的画面、一本正经的解说,虽然能感受到它的强大,却总觉得有距离感。现在,央视这篇文章一出来,歼十好像一下子“活”了,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能轻松讨论的话题。
从传播角度看,这是央视的一次大胆创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抓住大众眼球。央视顺应潮流,采用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不仅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军事科技,也让歼十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这也说明,再权威的媒体,也得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传播路径,才能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这事儿也给其他媒体提了个醒,传播内容固然重要,但形式同样关键。只有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让信息真正抵达人心。说不定以后,还会看到更多央视“画风突变”的科普视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