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长安CS75PLUSUltra版才卖13.19万起也太香了

    刚从合肥到新疆拉了一趟5000公里的长测回来,手上的CS75 PLUS Ultra版扭矩请求还没消停,编辑部就催着我交稿。想着13.19万起这价格能拉走一台2.0T+8AT的紧凑型SUV,我的后槽牙都有点咬酸了。要知道,就这同款爱信8AT变速箱,某些合资品牌卖你得加三四万。


    先说动力系统,这是Ultra版值得买单的首要理由。新蓝鲸2.0T这台机器扭矩曲线画得挺讨巧,390牛·米峰值扭矩在1800转就全部释放,实际驾驶感受比那些高转速才达峰值的同排量发动机要生猛得多。要是放在十年前那会儿,我们做底盘调校的时候碰到这种脾气的发动机,非得加个粗管中尾段才敢往市场放。


    加速表现?厂家宣称0-100km/h是7.3秒,我实测下来是7.5秒,跑了好几次,误差不大。不过这还得分情况——空载上高速急加速时,变速箱降挡的积极性有点保守,感觉像个老派绅士,犹豫了0.3秒才下手。但载四个成年人爬坡时,扭矩输出又特别厚实,丝毫不拖沓。就像一块重庆火锅底料,前期热得快,后劲也足。


    变速箱匹配得挺不错。这套爱信8AT在强加速时不会乱了阵脚,2挡3挡切换时特别柔和,远没有某日系品牌那种踩深油门就一阵机器摇晃。不过我确实发现了个批量问题——当室外温度低于5℃时,冷启动后的1-2档换挡会有轻微顿挫,开热了就好了。这让我想起08年刚进厂时有台高配试验车也这样,后来研发的哥们告诉我这是变速箱油温保护逻辑,等10分钟油温上来就没事了。

    聊完动力咱说底盘。堂堂"前赛车手"上车第一项必测就是车身侧倾控制。这车的弹簧调校师傅绝对是压力山大,悬挂一开始偏软,给人安逸错觉,但车身负载增加后硬度会明显提升。这种非线性力学特性有点像老款奥迪Q5,中规中矩但很实用。只是过连续减速带时,后悬的回弹有点欢脱,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接小侄女放学开马3的经历。


    转向手感上,你要跟合资品牌比电子辅助转向手感,老实说它还是差点火候。高速150km/h+时方向盘虚位在1-2°左右,比某些10多万日系车好,但跟20来万的德系比还是差点。好消息是回正力量比较均匀,不会出现某国产紧凑级SUV那种"突然失力"的诡异感。


    内饰是真让我惊了一把。首先这个37英寸三联屏不是那种套娃屏,而是做了视觉一体化处理,实际使用中没有明显边框感。软件反应速度比我半年前体验的国产品牌电车快30%没问题。当然,这玩意儿也有怪毛病,在新疆测试时,阳光直射下自动亮度调节偶尔会失灵,屏幕亮度一会高一会低,闪得眼疼,拍了几条视频给厂家研发,他们说已经准备在下个OTA更新里修复。


    乘坐空间上,这车的后备箱玩了个下沉小把戏,把备胎空间也利用起来,容积达到725L。实测下来确实能塞下4个24寸行李箱还有缝隙。后排头部空间实测有9厘米的余量(我178),比上代车型多了将近3厘米,但卡点在腿部空间上——身高180+的人坐前排调好后,后排膝盖空间剩不到1.5厘米。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那个所谓的"副驾驶零重力女王座椅"——名字骚,但功能是真有用。电动调节带按摩真不是吹的,我媳妇儿坐了两小时后说比家里那张宜家躺椅舒服,心里顿时不是个滋味。倒是这车里那股新车味特别重,测试第三天我不得不买了个除味剂喷车内,要知道,这在我拿到十多年测试车经历里只遇过三次。

    说到内饰,我得为设计师点个赞—50W手机无线快充垫位置放在触手可及的中控台下方,充电不耽误操作。但中控台下方储物格为什么不做防滑垫?急刹车时手机直接飞了出来,差点砸到变速箱挡把。这设计师怕是没在西北山区跑过急弯。


    声音控制也是槽点,启辰星车机内置的讯飞语音倒是挺聪明,连叠加的三层指令都能听懂,只是车内噪音控制拉跨了—时速100km/h,胎噪跟风噪起来后,讯飞变成了"信飞",听不清我在说啥。


    L2级辅助驾驶表现比我预期好,至少在新疆那种标线清晰的高速上,车道保持精度能跟20万级合资媲美。不过在城市拥堵路段,它的刹车逻辑偏激进,一旦前车急刹,它会提前0.5秒紧急制动,第一次吓得我以为撞车了。要我说这比某些反应迟钝的系统安全,但新手可能会被吓出心脏病。


    燃油经济性如何?官方WLTC综合油耗7.7L/100km属于放卫星,毕竟2.0T高功率版本哪有这么省油。我实测长途75-80码稳定巡航油耗8.5L/100km,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要11.5L+。不过考虑到动力表现,这个油耗值我能接受,比马力接近的某德系2.0T紧凑型SUV能省1.5-2L/100km。

    说到底,13.19万起步的CS75 PLUS Ultra版真是个香饽饽。它的设计不是十全十美,但这个价位能拿下这套2.0T+8AT动力总成,再配上那一堆科技配置,已经能把很多合资品牌打得找不着北。我姐当年买C-HR付了18万,动力比这车弱30%不止,科技配置直接少一半,想起来就心疼。


    这车上市两周我都在念叨一个问题——这么多年过去,国产车真的开始比拼产品力而不是价格战了。要是小日子那些老品牌继续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怕是连梦里都要被长安这种"搞事精"追上门来了。


    至于要不要买?你要是工薪阶层,想买台15万档紧凑型SUV,动力得好,操控也别太差,那CS75 PLUS Ultra版绝对值得考虑。只是关于后期保养,我唯一担心的是8AT变速箱的配件供应,长安自己说爱信这套变速箱的零件现阶段都是进口,修的话得等件...啥时候能国产化还不好说。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