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增程车企闭口不谈“电耗和车重”,这才是它们永远不敢直视的伤疤

    熊猫小阳哥头像熊猫小阳哥头像
    熊猫小阳哥05-08

    这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风头正劲,尤其是增程式电动车,凭借“可油可电、续航无忧”的口号,在销量榜上一骑绝尘。

    但是一些隐藏得很深的问题,正在悄然影响我们的用车体验与长期成本。


    我们买车,最怕的是“看得见的便宜,藏着掖着的贵”,而增程车,在“电耗”和“车重”这两个核心指标上,不仅贵得悄无声息,还可能带来安全上的隐忧。



    电耗:那些被美化的数据,终究要靠钱包来买单

    说白了,增程车的官方电耗数据,和真实世界之间,差得远了去了。


    我拿某款主打“家庭旗舰”的增程SUV为例,它标称百公里电耗18度电,听起来很省。可真跑起来呢?用户圈里几乎一致反馈:日常城市通勤都得23度左右,高的时候甚至飙到25度,尤其冬天开空调、电池保温一上来,电就跟泼出去的水一样拦不住。这偏差率,轻轻松松超过30%。

    更扎心的是电池的衰减速度。说实话,我一开始没太在意“循环寿命”这回事,想着有电就开,没电就发电。但后来翻了一份研究报告,吓一跳——同样是12万公里的使用周期,主流纯电车型电池还能保持近九成健康度,而增程车,居然只剩76%。


    虽然厂家嘴上说“终身质保”,可你真去翻保修条款,就会发现只要电池掉到70%以下才算“异常”,换句话说,那段“健康但不强”的时期,你只能自认倒霉。长期跑下来的电池衰减和高频充电,用不了几年,你的电车体验就会从“香”变成“糠”。



    车重:被忽视的隐形杀手,其实正威胁着每一次出行

    增程车结构上一个天然的“硬伤”是——它又有油箱、又有电池,两个系统叠加,让车重直线飙升。我们开车的人都知道,车越重,操控越迟钝,刹车越危险。


    我曾试驾过理想L9,整备质量2.52吨,那种“开船”的感觉真不是夸张。你想想,一辆SUV常年等于搭载四个成年人出行——这对制动系统、悬挂、甚至车身刚性都是极大挑战。

    数据显示,车重每多200公斤,百公里刹车距离平均要多5米,关键时刻,这5米就能决定生死。


    而为了“压住”庞大的车身,一些厂商索性给车加上空气悬挂,但这些配置在北方冬季频频出问题,有人形容是“开着豪车,修着高级烦恼”。更别提碰撞安全了。


    第三方碰撞测试报告就指出,超重车在偏置碰撞中,A柱变形比常规车型严重40%。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铁打的数据。



    被包装的“无焦虑”,其实是另一个陷阱

    我承认,增程的出现,在新能源发展的过渡期,确实解决了不少焦虑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充电条件、又希望尝试新能源的用户来说,是个“折中方案”。但它的技术路径,终究是“凑合”出来的,而非从能效角度出发的最优解。


    我们来看一组实测对比:38号车评测试中,一款插电混动车型在亏电状态下油耗6.3L/100km,加速成绩5秒;而同级别的增程车则是7.8L/100km、零百5.3秒。简单一句话,不仅更费油,连动力都慢了半拍。

    更别提长期成本了。年均两万公里的使用频率下,如果电耗每百公里多3度电,一年光电费就得多花1000块。


    而一旦电池提前衰减,换电池的成本动辄六七万元——这还不算你未来卖二手车时被压价的那口气。



    行业的沉默,不能由消费者来买单

    我们要面对一个现实:如今增程车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妥协——结构简单、研发快、成本低、量上得快,但它的“上限”也极其明显。


    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车企选择对电耗、对车重保持沉默,甚至用各种华丽配置、智能大屏来模糊焦点。可再大的屏幕,也挡不住能量损耗和安全隐患。

    2025年,工信部终于开始出手,计划出台增程式车型的强制技术规范,要求公开电耗、标示车重,甚至对能效进行分级管理。这一步,走得不算早,但极其必要。


    一些厂商也开始努力,比如阿维塔的“昆仑增程”,尝试用更高倍率电池和智能管理系统来优化馈电效率,但整体行业,还处在“摸石头过河”的阶段。



    写在最后:增程不是“答案”,只是“过渡”

    我并不是来“黑”增程车的。说到底,它确实有自己的用户价值,也帮很多家庭跨过了纯电焦虑的心理门槛。但如果你问我,它是不是新能源的终极形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是。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透明的数据、公平的告知,以及匹配真实场景的技术选择。

    不管是纯电、插混,还是增程,技术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适不适合你。


    可当一项技术被神化、被包装、被“免谈”,我们就必须保持清醒。消费者要敢于提问,车企也要勇于回应。只有在“真实”之上,我们才能谈“远方”。

    #增程车##增程车的缺点是什么?##买增程车你后悔了吗?##增程车续航焦虑##如何看待纯电动车和增程车的充电矛盾#

    次阅读
    50评论
    26赞同
    收藏
    分享
    50评论
    2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