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放大招了,5月9日起,外省籍小客车每周五至周日(法定节假日除外),只要从广西高速出口驶出且使用ETC,特定省界路段通行费全免,其他广西境内高速通行费最高可减半!非ETC车辆也能享8折优惠。

说白了,广西这次真是下血本了。比如广东车主从湛江跨省进入广西,若走合浦至山口高速等24条省界路段,ETC费用全免;若继续在广西自驾,通行费还能再减半。按广西交通部门测算,单程最高可省下近30元。对于周末短途游来说,这笔钱足够多玩一个景点、多吃一顿特色米粉。
更关键的是,跨省游“贵”劝退了多少人?广西用真金白银打破壁垒,喊话全国:“来玩吧,路费我买单!”
政策一出,争议随之而来。本地车主率先发难:“为什么外省车免费,我们只有ETC九五折?” 确实,广西本地车辆虽有多项优惠,但力度远不及外省车。8例如,本地一类客车仅限7条试点路段周末五折,而外省车却是全区通用五折。

一些人认为,“引客入桂”才是核心逻辑。广西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面临“酒香巷子深”的困境。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旅游收入仅占GDP的12%,远低于云南、海南等省份。通过降低交通成本吸引外省游客,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长远看是“以小换大”的聪明账。

有人担心,外省车为省钱可能扎堆周末涌入,导致景区拥堵、服务质量下降。但广西交通厅回应:政策已预留动态调整空间,将根据实际情况优化。
广西的“72小时免费”模式,是否该全国推广?答案或许藏在差异化政策”与“弹性需求”的结合中。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曾提议:*将节假日免费天数折算为“年度额度”,让车主自由选择使用时间,避免扎堆出行。广西的周末定向优惠,恰是这一思路的区域化实践——既分散车流,又精准刺激消费。
若全国推广,可借鉴三点:
1. 分时段、分地区优惠:比如旅游城市在淡季推出定向免费,平衡客流;
2. ETC绑定技术:利用现有系统实现自动核销,减少人工成本;
3. “以量换价”合作:高速运营方与地方政府、景区联动,通过客流增长弥补通行费损失。
实用指南:外省车主如何薅尽羊毛?
1. 抓紧安装ETC:这是享受最大优惠的前提,部分银行还可免费办理;
2. 规划“免费路段”:提前查询广西24条省界高速(如合浦至山口、黄沙河至桂林段),优先选择这些路线入境;
3. 务必广西出口驶出:若中途驶向外省,全程费用需自理;
4. 错峰出行:周末早晚高峰仍可能拥堵,建议周五凌晨或周日下午返程。

广西此次政策,看似是“路费优惠”,实则是区域经济突围的缩影。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17万公里,但“重建设、轻运营”问题突出。如何让交通网从“输血管道”变为“经济引擎”?答案或许在于:用政策杠杆激活“人”的流动,让“路”的价值超越通行本身。
当更多省份敢于打破“一刀切”思维,推出个性化政策,我们或许能看到:交通不再只是成本,而是连接人与机遇的“黄金纽带”。
你说,这样的广西,该不该点赞?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