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智能驾驶更名潮起 小米领衔行业回归理性

    zhuleimed头像zhuleimed头像
    zhuleimed05-07

    智能驾驶领域近期迎来重大行业调整,小米汽车于5月4日对其官网及APP的驾驶辅助功能命名进行系统修订,将"智驾"统一更改为"辅助驾驶"。此次更名涉及全系车型,其中SU7标准版的Xiaomi Pilot Pro改为"小米辅助驾驶Pro",高阶配置车型的Xiaomi HAD则调整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这一变化发生在工信部4月16日召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会议之后,会议明确要求车企不得进行夸大宣传,严格界定系统功能边界。

    行业监管压力与技术安全争议共同推动此次更名浪潮。3月29日安徽高速发生的SU7事故中,车辆在NOA状态下以116km/h行驶时未能有效识别施工路段障碍物,最终导致碰撞事故。该事件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深度讨论,促使监管部门强化行业规范。4月27日,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及中汽中心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明确要求企业如实宣传技术能力边界,这直接影响了上海车展期间多数车企的宣传策略调整。

    技术表述的修正折射出行业发展阶段的转变。小米汽车官网对"端到端辅助驾驶"的技术解析显示,其核心是通过大模型架构实现感知、预测、规划的系统集成,这与传统"智能驾驶"强调的自动化存在本质区别。多家车企技术负责人指出,当前技术尚无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将功能明确定位为"辅助"更符合技术现实。这种表述转变在特斯拉FSD更名事件中已有先例,反映出全球汽车行业对自动驾驶技术认知的集体修正。

    市场规范与消费者教育成为行业新课题。数据显示,超过60%的智能汽车用户在事故调查中存在功能认知偏差,将辅助驾驶等同于完全自动驾驶。小米直营门店销售反馈显示,更名后消费者咨询重点转向功能限制条件,这客观上推动了用户教育的深化。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最新统计表明,2025年Q1涉及辅助驾驶的事故中,83%存在人为操作失误因素,印证了明确功能边界的重要性。

    此次行业性更名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入理性阶段。从技术演进角度看,命名调整并未削弱研发投入,反而促使企业建立更完善的安全体系。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已在着手构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通过标准化培训提升用户操作规范性。监管部门同步推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办法》预计将于下半年出台,届时将建立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宣传的全流程监管框架。


    参考资料:

    1. 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 Pro端到端辅助驾驶技术说明(来源:小米汽车官网)

    2. 安徽高速SU7事故调查报告(来源: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工作推进会纪要(来源:工信部官网)

    4. 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全文(来源:华为乾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

    5. 上海车展智能驾驶宣传物料调整记录(来源: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组委会)

    声明:本文内容均为本作者原创,但文章中有部分图片(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