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车企都在把宝押在新能源转型上呢,豪华MPV市场就开始打起了一场“跨界定义”的仗。魏牌全新高山8和腾势D9这一交手呀,可不只是两款40万价位的MPV在比个高低,它还代表着不同企业对以后出行方式的琢磨和想法。在这场靠着消费者痛点来引领的产品大变革里,汽车再也不是那种单纯的代步玩意儿啦,而是变成了能承载移动第三空间的东西。
传统的豪华MPV市场一直都是合资品牌在把持着,但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慢慢提高了,国产的品牌就开始一点一点地把这个格局给打破了。
作为最早进入这个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腾势D9靠着德国车的基础以及符合当地的产品策略,很快就赢得了部分商务精英的喜爱。
魏牌可不会甘拜下风,它推出全新高山8之后,直接就把战线延伸到了40万的价格区间,想要凭借更有冲劲的产品实力,强势地介入到这个市场当中。
我最近把这两款产品都好好地试驾了一番,发觉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不是光看看表面参数就能明白的。高山8的整体设计理念主要倾向于“家用很豪华”,而腾势D9呢,明显有着“商务很精英”的那种特点。这种差别不是单单在市场定位上不一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两家企业对于豪华出行的不同看法。
魏牌高山8在空间布局上采用的是"家庭优先"理念全车共设置了43处储物空间,包括前排双层手套箱、中控台隐藏式收纳、座椅下方抽屉式储物格等。
这些细节明显是考虑到了有孩子一起出行的家庭情况呢——从给婴儿准备的尿不湿,到适合儿童吃的零食,从iPad这种电子产品,到用来保温的保温杯,所有家庭出门带着的东西都能在这儿找到合适放的地方啦。
相比而言,腾势D9在储物设计这方面更注重商务场景。它有专门用来放公文包的收纳槽,还有能稳稳放置饮品的支架等。这样就更符合商务接待时的使用习惯啦。
智能座舱体验是两款车差异最为明显的部分。
两车都配备了大尺寸屏幕,不过高山8的交互设计较为出色,其采用的是超广角融合驾舱,如此一来,驾驶员与乘客便能够一同分享信息和娱乐资源。
我试驾的时候发觉,这种设计使得后排的乘客,特别是小孩,能够参与到导航的选择以及音乐的播放当中去,营造出了更加融洽的家庭互动氛围。
腾势D9运用了比较“收敛”的交互逻辑呢,后排和前排的信息各自独立,隐私性更好啦,明显更适宜在商务洽谈那种场景下使用。
在动力系统这块儿呢,这两辆车体现出了不一样的产品理念。
腾势D9用的是1.5T单电机这种配置哈,整个车的调校主要是往平稳、舒服那方面靠呢,加速的时候也比较克制,从这就能看得出来,它明显就是专门为了商务接待而进行了驾驶体验方面的优化呀。
高山8的4挡DHT变速箱跟双电机系统搭配在一起,能给出更直接的加速感受,还有更多样的驾驶模式可供选择,在家庭周末自驾游这类变化多端的场景里,表现得更加灵活。
有意思呢,我开着高山8在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的时候,它那车子动起来的样子呀,让我都忘了这是一台给家里用的MPV了。
两款车在操控性能的调校哲学上也大相径庭。
高山8的转向反馈比较直接,底盘对路面的过滤不是很强烈,能让驾驶者体会到一些路感;腾势D9把平顺性当作最重要的,转向比较轻,底盘过滤的能力也更强,特别是在颠簸的路面上几乎感觉不到震动。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家企业对"谁是主要使用者"的不同假设--高山8认为是家庭中的"驾驶爱好者父亲",而腾势D9则假设是"被专职司机服务的商务人士"。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挺有意思的。
腾势D9的系统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那地方表现挺稳的,可到了复杂的城市路况里就显得比较保守;高山8在泊车以及低速的这种场景下表现得很不错呢,特别是针对小区和学校接送场景的“记忆泊车”功能很明显是给家庭使用者专门进行了优化的。
这种差异背后是两家企业对用户画像的不同假设--一个认为用户最需要解决的是接送孩子和购物的停车烦恼,另一个则认为用户最看重的是通勤路上的轻松体验。
高山8的第三排空间体验很让人惊喜呢。(由于需要完全按照要求输出,所以此句不符合要求,无法提供准确内容
我专门邀请了一位身高1.85米的朋友体验,即便在第二排座椅不让位的情况下,他在第三排仍能找到舒适的坐姿。
高山8的地板带有凹陷的设计,座椅的角度也经过了优化调整,如此一来,就能让第三排的乘客,其大腿得到足够的支撑。
相比之下,腾势D9的第三排那是挺宽敞的,可要是长时间坐着坐车的话,它的舒适度就稍微差那么一点了,这种情况更适合偶尔短距离地用一下。
两车在车内装饰选材料以及制作工艺方面的想法有着明显不同。
腾势D9用了好多真皮材料以及实木来进行装饰,这样就造出了很浓的豪华感觉;高山8在把质感保住的情况下,大多用的是环保材料和创新的工艺,像是仪表盘用的能回收的复合材质以及座椅用的没有VOC的环保皮革。
这种材质在挑选的时候有差别,从一定程度能看出两个品牌对于“豪华”这个概念的理解不一样。一个品牌更注重传统的奢华体验,另一个品牌则倾向于现代的环保理念。
使用成本这一块儿,两辆车差别挺大的。我通过调研了解到,高山8的保养周期比较长,第一次保养是10000公里,可腾势D9是5000公里。从长期拥有成本的角度来讲,高山8的三电系统保修期是8年15万公里,腾势D9是8年20万公里。尽管腾势在保修期限方面稍微好一点,但是高山8的保养间隔长,对于那些经常用车的家庭用户来说可能会更方便些。
对于预算大概在40万上下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在决定买车的时候,一般不会只盯着车子的参数和价格,而是会把“这款车到底符不符合我的生活方式”这一点综合起来考虑。
腾势D9明显更适合那些经常要进行商务接待,把在城市之间往返通勤作为主要活动的精英人士;高山8则更符合那些注重家庭出行的质量,周末有长途自驾习惯的家庭用户。
在这场豪华MPV的竞赛中,获胜者不是看谁的配置更高、空间更大,而是看谁能更精准地符合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
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熟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关注“多大马力、多大空间”这类简单的方面,而是开始考虑“能不能融入我的生活方式”。高山8和腾势D9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较量——一种是以强调家庭价值以及多场景适应能力为特点的“新豪华”,另一种则是以注重商务效率和传统品质感受为特色的“经典豪华”。
正如一位资深汽车评论家所言:"真正的豪华不是张扬的标签,而是对使用者真实需求的精准满足。"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高山8还是腾势D9,只要能找到与自己生活方式相匹配的消费者,就都是成功的产品而这场40万级MPV之争的最大赢家,或许是那些最终能享受到更丰富产品选择的中国消费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