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赛道上,“自研”与“合作”的边界愈发模糊。谁在真自研?谁在“字”研?一文看懂行业潜规则!

一、比亚迪:三级智驾分阶,仅顶级方案算自研
比亚迪智驾品牌“天神之眼”分ABC三级:
- C级(纯视觉):用大疆卓驭方案+地平线J6M芯片,仅支持高速智驾,城市功能为路线记忆,不算真正城市智驾;
- B级(单激光雷达):直接采用合资公司momenta的成熟方案,覆盖全场景智驾;
- C级(三激光雷达):迪派智行与momenta联合打磨的顶级方案,硬件冗余拉满,这才是比亚迪真正的自研智驾。
结论:仅最高阶的A方案算自研,中低配依赖供应商。

二、吉利:四供应商混战,“千里浩瀚”终统一
吉利早期智驾堪称“万国牌”:极氪001用以色列摩拜艾、领克09用地平线、帝豪L用瑞典维尼尔,甚至同车型(如001/007)提供多套方案,让车主陷入“更新焦虑”。
2024年后推出“千里浩瀚”系列,分H1到H9五级,核心依赖自研的千里科技(吉利持股),其中H9搭载5颗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1400TOPS),宣称支持L3级智驾,总算摆脱“供应商杂烩”。
槽点:老车主无法享受新方案,技术断层明显。
三、华为:全栈自研成行业标杆
华为ADS智驾是唯一全流程自研的玩家:
- 硬件:自研MDC系列芯片(如MDC510Pro),最新ADS5510算力突破200TOPS;
- 软件:纯视觉(ADS)与激光+视觉(ADS Pro)双路线,支持高速/城市全场景智驾,端到端数据闭环能力领先;
- 生态:问界、智界等“华为四界”车型可优先享受更新,长安、北汽等合作方则慢半拍。
优势:软硬件自主可控,更新频率有保障,二手机(如M5智驾版16万起)性价比凸显。

四、小米、小鹏:自研背后的“收购密码”
- 小米:早期分Pro/Max版,2025年Max版升级为Hyper AD,支持车位到车位无图智驾。虽采用深动科技方案,但已全资收购,算“自研派”;
- 小鹏:除入门版M03用Mobileye外,全系标配自研XNGP,城市NGP渗透率稳居第一,技术扎实但硬件迭代较慢。
五、五菱、奇瑞:“专一”与“混搭”的两极
- 五菱:全系依赖大疆卓驭,从基础版到旗舰版均用其方案,胜在稳定但缺乏差异化;
- 奇瑞:猎鹰智驾分500/700/900级,500用轻舟智航(奇瑞参与投资),700/900切换地平线/HSD,技术路线摇摆,自研属性较弱。
【选购指南】
- 追求技术自主与持续更新:首选华为、小鹏、零跑(自研激光雷达方案);
- 看重性价比与成熟度:五菱、比亚迪中高配(依赖大疆/momenta成熟方案);
- 避开“方案杂烩”陷阱:慎选吉利老款车型(多供应商导致更新断层)。
智能驾驶的“自研”不应是文字游戏,硬件自主、软件可控、数据闭环缺一不可。消费者购车时,不妨多追问一句:这套智驾,到底是谁在“真正开车”?#汽车智驾技术发展需要注意什么##智驾第一梯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