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年后的二手车保值率来看,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车型可能更具优势——
但需结合技术迭代、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综合判断。

我们具体来看:
一、华为智驾的保值潜力
1. 技术壁垒与品牌溢价
华为智驾系统(如ADS 3.0/4.0)通过全栈自研构建了技术闭环,包括昇腾芯片、端到端算法和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
其技术优势在高端市场尤为突出,例如问界M9的自动泊车成功率高达99%,且在夜间弱光环境下通行效率领先行业0.5秒。这种技术领先性可能在五年后仍保持竞争力,从而提升二手车的溢价空间。
2. 市场认可度与流通性
华为智驾车型在高端市场的定位明确,例如问界M9在50万元以上车型中销量领先,且二手车供需关系紧张(供应少而需求大)。
此外,华为与车企的深度合作模式(如HI模式、智选车模式)覆盖了20余款车型,月销量超5万辆,庞大的保有量为二手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流通基础。
3. 政策与法规支持
北京市已出台自动驾驶条例,明确支持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而华为智驾系统已具备高速L3的量产能力。若未来五年内全国性法规落地,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可能成为合规先行者,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二、高续航车型的保值风险
1. 电池技术迭代冲击
尽管当前高续航车型(如CLTC 700km以上)能满足日常需求,但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可能在五年内对其形成冲击。
例如,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以上,而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也可能挤压现有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
若五年后新车续航普遍突破1000km,现有高续航车型的残值可能大幅下降。
2. 电池衰减与维护成本
电池寿命是影响保值率的核心因素。
现有锂离子电池在五年后可能面临10%-20%的容量衰减,而更换电池的成本仍较高(约占车价的30%-40%)。相比之下,华为智驾车型的技术溢价可能部分抵消电池贬值的影响。
3. 市场需求变化
消费者对续航的敏感度可能随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而降低。2024年中国充电网络已覆盖95%的高速公路,若五年内超充站普及(如重庆计划2025年建成4000个超充桩),续航焦虑将进一步缓解,智能驾驶功能可能成为购车决策的核心因素。

三、关键变量与决策建议
1. 技术迭代速度
若固态电池在五年内实现规模化量产(如广汽计划2026年量产),高续航车型的保值率可能大幅下滑;反之,若技术进展缓慢,现有续航水平仍能满足需求。
2. 政策与法规
若L3/L4级自动驾驶法规在五年内全面落地,华为智驾车型的合规优势将显著提升;若政策推进滞后,智能驾驶的溢价空间可能受限。
3. 市场竞争格局
华为需应对Momenta、特斯拉FSD等竞争对手的挑战。例如,Momenta凭借开放生态占据60%的第三方智驾市场份额,而特斯拉FSD入华可能加剧价格战。
4. 用户需求分化
- 高端用户:更关注智能驾驶体验,华为智驾车型的技术溢价和品牌效应可能使其保值率领先。
- 实用主义用户:可能更看重续航和价格,高续航车型若搭载主流电池技术(如磷酸铁锂),残值可能更稳定。

四、结论与建议
1. 优先选择华为智驾车型的情况
- 预算充足:计划购买20-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且注重智能驾驶体验。
- 长期持有:五年内不考虑换车,且所在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完善。
- 政策敏感:所在地区可能率先落地L3级自动驾驶法规。
2. 优先选择高续航车型的情况
- 预算有限:购买15-25万元的主流车型,且充电便利性较差。
- 短期持有:计划三年内换车,避免电池衰减和技术迭代的影响。
- 技术保守:对智能驾驶安全性存疑,更信任传统续航能力。
3. 折中方案
选择华为智驾+中高续航的车型(如极狐阿尔法S6华为智驾版),平衡技术溢价与续航实用性。此类车型在五年后可能兼具智能驾驶的市场认可度和续航的基础保障,残值相对稳定。
五、数据参考

【总结】
综合来看,华为智驾车型在五年后的保值率更具潜力,但其优势依赖于技术领先性、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若您追求长期持有且注重智能体验,华为智驾是更优选择;若更关注短期成本和续航稳定性,高续航车型仍是稳妥之选。建议结合自身使用场景、预算和技术偏好,优先试驾搭载华为智驾的中高续航车型,再做出决策。
【互动】
如果你今年选择买纯电车,是优先选择高续航,还是成熟智驾?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
【每天分享汽车行业干货,关注我,让选车回归理性,让行业少点套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