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始投入
- 购车成本
- 电车购置价:120,000元
- 性质:全款支付(假设无贷款利息)

二、运营成本(14个月)
- 固定支出保险费用:约800元/月 × 14月 = 11,200元保养/维修:电动车年均保养约2,000元,维修另计3,000元 → 5,000元违章罚款:保守估算 2,000元合计:18,200元
- 能源消耗日均行驶400公里,电耗约0.15元/公里 → 60元/天14个月总费用:60元/天 × 420天 = 25,200元
- 平台成本假设流水抽成25%,2024年总收入168,000元 → 平台抽成 42,000元其他费用(如租车服务费、账户保证金等):3,000元合计:45,000元
总运营成本:18,200 + 25,200 + 45,000 = 88,400元
三、收入与残值
- 流水收入2024年总收入:168,000元(用户提供数据)2025年1月(残值卖出前):保守估算 3,000元合计:171,000元
- 车辆残值
- 卖出价:40,000元
- 平台账户余额:20,000元(用户注明“到手”,可能含押金退还或未结算流水)
- 合计:60,000元

四、最终账目
- 总支出:购车120,000 + 运营88,400 = 208,400元
- 总收入:流水171,000 + 残值60,000 = 231,000元
- 账面盈余:231,000 - 208,400 = 22,600元
但用户实际到手仅6万元,差额原因需注意:
- 隐性成本:司机未计算自身劳动价值(按日均15小时、14个月折算,时薪仅约14元)。
- 健康成本: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的医疗支出未计入。
- 现金流压力:购车借款8万元的利息(若有)未体现。

五、关键结论
- 名义账目:收入23.1万 - 支出20.84万 = 盈利2.26万
- 实际收益:扣除健康、时间、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后,净亏损约6万。
此案例揭示网约车行业“高流水、低净利”的真相,司机实质是以身体和时间换取远低于最低工资的报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