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重庆网约车司机突破 28 万!日均仅13单背后的生存现状

    【震撼数据:28 万人争抢就业契机】

    4 月 27 日,重庆市交通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令全网为之惊愕: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全市网约车驾驶员数量已达 28 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为 22.3 万人。然而,实际投入运营的车辆仅有 11.8 万辆。这昭示着每辆车平均需承载 2.4 名司机,日均接单量却仅为13.4单,每单的平均收入尚不足 24 元(未扣除平台抽成)。

    【生存现状:运力过剩与司机焦虑并存】

    运力严重过剩:中心城区 11.8 万辆网约车中,日均出勤车辆仅 4.39 万辆,超 60% 的车辆处于闲置状态。这意味着每 3 辆注册车中,就有 2 辆在车库 "吃灰"。

    收入断崖式下跌:2025 年一季度,司机日均流水约 311.8 元,但扣除 20%-30% 的平台抽成、油费 / 电费、车辆折旧后,实际到手不足 200 元。部分司机为维持收入,每天工作超 12 小时,月均流水勉强过万,但身体透支严重。

    竞争白热化:热门商圈如观音桥、解放碑,高峰时段每平方公里聚集超 200 辆网约车,司机为抢单甚至上演 "百米冲刺"。有司机自嘲:"现在接单像中彩票,空驶 30 公里接一单是常态。"

    【行业痛点:多重压力制约行业发展】

    平台 "抽水" 凶猛:头部平台抽成普遍达 25%,部分小平台甚至高达 35%。以日均流水 300 元计算,司机每月需向平台 "进贡"2250 元,相当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月供。

    合规成本飙升:新能源车购置成本约 15 万元,加上保险、保养、充电桩押金,入行门槛直逼 20 万元。部分司机为降低成本,铤而走险使用 "套牌车" 或 "黑车",但一旦被查,罚款高达 3 万元。

    政策收紧:重庆要求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型,且轴距≥2650mm,导致大量燃油车被迫退出市场。2025 年一季度,因车辆不合规被注销运输证的达 1.2 万辆。

    【专家警告: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东南大学顾大松副教授:"重庆网约车与出租车比例已达 7:1,远超 1:3 的国际警戒线。行业进入 ' 存量厮杀 ' 阶段,未来两年或将有 20 万司机被迫转行。"

    重庆交通大学王明哲教授:"平台通过算法制造 ' 虚假繁荣 ',用 ' 月入过万 ' 的广告诱骗新人入坑,实则是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司机群体分化:头部司机通过 "挑单"" 拒载 " 维持高流水,而新手司机日均接单不足 8 单,月收入甚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政策重拳:规范市场引导发展】

    限制新平台准入:2025 年暂停受理新网约车平台许可,现有 101 家平台将淘汰 40%。

    建立收入保障基金:按每单 0.5 元提取 "司机保障金",用于补贴困难司机和培训转型。

    打击 "黑车":2025 年一季度查处非法营运车辆 3200 辆,罚款超 6000 万元。


    重庆网约车市场的 "内卷",是全国共享经济的缩影。当 28 万人争夺 11.8 万辆车的生存空间,当平台抽成与合规成本压得司机喘不过气,这个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对于普通人来说,入行需谨慎 —— 毕竟,在这场 "零和游戏" 中,能笑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些敢冒险、懂变通、扛得住的 "老江湖"。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