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低,只有更低!2025年的车市价格战已演变成一场“核爆式”混战。比亚迪秦L DM-i以8.98万的补贴价降价后,上汽大众朗逸、别克威朗PRO等合资车型降幅直接冲破5万元大关,甚至连B级车帕萨特、索纳塔都被拉入13万价格泥潭。曾经高傲的车企们集体“下凡,5月份,也许真能捡漏了!
合资车“断臂求生”:从加价神话到骨折甩卖

曾经需要排队等车的合资品牌,如今正经历史上最惨烈的价格崩塌。上汽大众的降价堪称“史诗级”——朗逸裸车价跌破7万,帕萨特精英版13万开走,途观L更是杀到12.98万。日系阵营中,马自达3昂克赛拉8.69万的定价比国产轿车还便宜,现代伊兰特以6.68万的价格直接杀入五菱宏光MINI的领地。
最狠的当属别克:威朗PRO降价6万后仅6.89万,比同级国产车便宜近2万;君越14.99万的终端价,让凯美瑞、雅阁瞬间失去性价比。
国产车“反向绞杀”:你降5万,我敢降6万
面对合资品牌的“自杀式降价”,国产车不再坐以待毙。比亚迪作为“带头大哥”,秦L DM-i限时补贴后8.98万起,海鸥直接杀到5.68万,用“油电同价”碾压同级;长安CS75降价3.2万后裸车7.19万,哈弗H6国潮版限时一口价7.19万,长城咬碎钢牙也要守住燃油车基本盘;奇瑞瑞虎8 25款降3万后不到8万,广汽传祺M6降到10.48万,几乎每款车都在“刺刀见红”。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战争早已不分“新旧势力”。新能源车企既要应对燃油车的降价绞杀,还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国标”大考。有消息称,部分新能源品牌已开始“半价甩卖”旧款车型,为新国标车型让路,原本15万级的电动车,现在不到10万就能拿下,性价比瞬间爆棚。
价格战背后:库存压力、新国标、市场洗牌
1. 库存高企,现金流告急:车市增速放缓,车企库存普遍超标,尤其是合资品牌,经销商库存系数超过2.5(警戒线1.5),降价清库存成了“保命手段”。
2. 新国标倒逼,旧款甩卖:2026年7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新国标”即将实施,不符合标准的旧款车型车企只能清仓甩卖,否则面临淘汰。
3. 市场份额保卫战: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50%,合资品牌被逼到墙角,只能用“价格换市场”,宁可赔本也要守住渠道和用户,避免被边缘化。
消费者抄底指南:警惕“降价陷阱”
燃油车vs新能源车:燃油车降价多为清库存,适合偏好传统动力、预算有限的用户;新能源车降价则是新旧切换,追求科技感和低使用成本的可以冲。
警惕“明降暗坑”:部分车企通过减配、限制优惠条件(如必须贷款、上险)玩套路,建议对比配置表,明确落地价。
关注售后服务:大幅降价可能导致经销商利润缩水,需确认保修、保养政策是否稳定,避免“买车容易修车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