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大棒砸到自己人?通用旗下品牌突然暂停中国订单
一则来自通用汽车旗下高端平台道朗格的公告,让美系进口车的困境浮出水面。4月13日,道朗格APP悄然更新提示:"当前暂停接收订单,保留意向登记入口"。这家承载着通用在华高端化野心的品牌,尚未正式发力就遭遇"急刹车",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单一企业的困局,更暴露出美国车企在华战略的多重矛盾。

关税"回旋镖"击中自家车企
事件的导火索直指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据财政部最新通告,中国对美产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已达40%(含基础关税+惩罚性关税),远超欧洲品牌的15%。以道朗格主推的YUKON育空全尺寸SUV为例,其6万美元的到岸价中,仅关税成本就增加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元)。

对比市场竞品,这种成本劣势被急剧放大。林肯领航员通过国产化将起售价压至109.8万元,而道朗格进口车型预估售价超130万元,甚至高于奔驰GLS(图片|配置|询价)的108.3万元起售价。更致命的是,通用引进的V8发动机车型还需缴纳13%排量税,综合税率飙升至95.8%,导致美系大排量车彻底失去性价比。

战略误判背后的双重失误
业内分析指出,通用此次受挫暴露两大战略漏洞:
- 误判新能源转型节奏: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38%,而道朗格押注的燃油车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即便是高端市场,保时捷、路虎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占比已超40%。

- 渠道模式落后时代:相较于特斯拉的直营体系或蔚来NIO House的沉浸式体验,道朗格仍依赖传统进口车代理模式。其数字化服务仅停留在APP预订,线下体验店布局滞后,难以满足高端用户对专属服务的需求。

行业洗牌暗藏新机遇
道朗格的收缩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 市场格局生变:美系进口车份额预计跌破0.5%,释放出年约3万辆的高端车需求真空,国产红旗LS7、比亚迪仰望U8等车型加速抢占市场
- 供应链重构加速:通用密歇根工厂对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2%暴跌至不足2%,倒逼其加快Ultium奥特能平台在华本土化进程。天津保税区数据显示,已有美系车企开始试点CKD(全散件组装)模式,可降低综合税率至32%。

美系车的自救之路
行业观察人士预判,美系车企或将采取"双线突围"策略:
- 短期:通过CKD模式维持高端车存在感,上海自贸区已出现凯迪拉克ESCALADE IQ的散件组装测试车
- 长期:依托泛亚技术中心开发中国特供新能源车,通用被曝正研发纯电版GL8,采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道朗格暂停订单的同日,特斯拉宣布上海超级工厂Model Y产能提升20%。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市场震荡,或许正在重塑美系车企的生存法则——要么彻底本土化,要么退出牌桌。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进口车溢价泡沫的破裂,未尝不是另一种"消费升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来源网络,感谢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