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7月起施行。相比2020年版国家标准,新修订的版本提高了技术要求,热扩散测试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笔者认为,以前的标准可以解读为,如果车辆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了报警信号,那么车辆的电池安全就是合格的,至于车上的人员有没有利用这5分钟逃生,会不会因为第6分钟起火造成人身财产安全,都不能追究车辆生产厂家的责任。
而新的标准制定后,改为了“不起火,不爆炸(扔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认为,如果车辆发生了起火、爆炸,或者没有报警,就可以追究车辆生产厂家的责任?这样是不是就会倒逼一些车企,不得不使用安全系数更高的电池?那么,是不是有购买新能源车打算的,明年买车更划算?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20万、3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排除个别不良商家,所使用的电池安全标准,应该不会低于新国标。至于10万左右的,这一个普通老百姓群体关注度最高的价位区间,应该是受新国标影响的重灾区。尤其是一些使用杂牌电池,标榜性价比的车企。
在此,笔者不得不提某个品牌这个价位的新能源车辆,抛开电池安全不说,车辆不生锈都成了奢望。
但是,明年新能源车辆的购置税也将征收,2026年还会不会有国家补贴、省补等优惠政策,笔者也不敢妄言。
现在老百姓赚钱不容易,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拿出十几万来买辆车也是一个大事儿了。在此,真的希望国内的车企能够好好造车,不赚黑心钱,将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