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起源:从安防跨界造车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由朱江明(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与傅利泉等共同创立。其品牌名源于创始团队对“零排放、零碰撞、零拥堵”的愿景,寄托了以技术创新重塑汽车行业的野心。
- 技术基因:依托大华股份在电子、AI算法、芯片设计等领域的技术积累,零跑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全域自研”战略,覆盖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
- 首款车型争议:2019年推出的轿跑车型S01因小众定位遇冷,销量不足千辆,但验证了零跑的造车能力。

三月登顶
发展历程:从生死边缘到逆袭领跑
1. 技术沉淀期(2015-2018)
- 2017年首款量产车S01亮相,次年发布国产首款车规级AI芯片“凌芯01”,奠定智能驾驶基础。
- 金华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开启自建工厂模式。
2. 市场破局期(2019-2021)
- 2020年推出微型车T03,以低价策略(5万元级)打开市场,跻身新势力销量Top6。
- 2021年通过收购长江汽车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解决“代工依赖”痛点。
3. 爆发增长期(2022-2024)
- 2022年港股上市,成为第四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新势力。
- C11增程版以“半价理想”策略引爆市场,2024年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
- 与Stellantis达成合作,借力其全球渠道进军欧洲市场,首款车型T03、C10定价2万-3万欧元,瞄准平价新能源市场。

零跑汽车三月全系销量
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的“护城河”
零跑以70%核心技术自制率构建差异化优势:
1. 智能驾驶:自研“凌芯01”芯片、算法,2021年谷歌Waymo自动驾驶算法挑战赛夺冠。

中国首款智能驾驶芯片
2. 三电技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提升能量密度10%,八合一电驱系统成本降低30%。
3. 电子架构:四叶草中央集成式架构,实现软硬件深度整合,零部件共享率达88%。
市场战略:精准定位与全球化野心
1. 国内布局:聚焦10-20万元主流市场,以C系列(如C11、C16)为核心,通过增程+纯电双路线覆盖家庭用户需求,单车型最高销量超18万辆。
2. 出海策略:
- 欧洲市场:与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计划2025年实现本土化生产,目标年销20万辆。

海外销量
- 技术输出:向一汽、Stellantis授权CTC技术,转型为Tier 1供应商,拓展盈利模式。

供应链
未来挑战与机遇
- 盈利难题:2024年毛利率8.1%,单车亏损约2500元,需通过B系列(10-15万元)规模化降本。
- 技术迭代:2025年计划推出基于LEAP 3.5架构的B系列车型,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实现城市高阶智驾功能。
- 全球化风险:欧洲市场面临关税壁垒(如德国10%)及本土品牌竞争,需平衡性价比与品牌溢价。
总结:从“价格屠夫”到技术赋能者
零跑用十年时间证明,技术自研是生存底线,精准定位是市场破局关键。从地下室研发到港股敲钟,从代工质疑到全球化野心,零跑的故事不仅是中国新势力的缩影,更是智能电动车时代“硬核创新”的典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