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哪吒汽车CEO张勇回应“在英国”传闻的影响分析

    Ev视界头像Ev视界头像
    Ev视界04-14

    2025年4月14日,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离职前办理英国签证,目前身在英国”,引发舆论对其是否“脱责离场”的质疑。尽管张勇通过朋友圈回应称“仍担任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但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哪吒汽车危机的担忧。结合公司当前的经营困境与市场反应,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哪吒汽车CEO张勇

    一、张勇回应与公司现状的矛盾

    1. 张勇的回应与传闻背景
      张勇在朋友圈否认“跑路英国”,强调仍以顾问身份为哪吒汽车融资。然而,多个信源指出其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且公司内部管理层对张勇行踪表示“不知情”。这一矛盾暴露了公司高层信息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2. 哪吒汽车的运营危机
      当前哪吒汽车深陷多重困境:
    3. 销量暴跌:2025年1月国内零售量仅110辆,同比下滑97.76%,工厂全面停摆。
    4. 供应链与售后瘫痪:供应商围堵总部讨债,经销商控诉“打款未发车”,车主因配件断供陷入维修困境。
    5. 员工欠薪与裁员:2024年起降薪、裁员比例达70%,员工医保停缴传闻频发

    二、对内部管理与外部信任的影响

    1. 内部士气与团队稳定性
    2. 张勇的离职传闻加剧了员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尽管公司否认研发团队解散,但CTO戴大力等核心高管已离职,研发体系几近瓦解。
    3. 管理层频繁变动(创始人方运舟兼任CEO)与战略摇摆(如转型“服务型公司”),导致内部执行效率低下,改革措施难以落地。
    4. 投资者与合作伙伴信心受挫
    5. 融资受阻:原定2025年3月到位的E轮30亿元融资延期至4月,融资难度因负面舆论进一步增加。
    6. 供应商与经销商维权:全国300余家经销商集体要求赔偿运营损失,供应商债转股协议推进缓慢,合作关系濒临破裂。
    7. 消费者与市场信任危机
    8. 售后服务体系瘫痪导致车主权益受损,品牌口碑急剧下滑。部分车主被迫使用纯电模式行驶,车辆故障无法维修。
    9. 公司曾宣称“全球化扩张”,但国内业务崩塌使其海外愿景显得空洞,泰国经销商大会的高调宣传与国内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三、对行业与市场的警示意义

    1. 新势力车企的生存挑战
      哪吒汽车的案例折射出新势力车企的普遍困境:
    2. 过度依赖资本输血: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但核心技术投入不足,产品竞争力未能突破。
    3. 战略定位模糊:从“低价高配”转向B端市场,再到盲目扩张海外,缺乏清晰的差异化路径。
    4. 行业洗牌加速
      在蔚来、理想等头部品牌主导的市场中,二线新势力生存空间被挤压。哪吒汽车的危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促使投资者更谨慎评估类似企业的可持续性。

    四、未来可能的走向

    1. 短期自救与融资成败
    2. 若E轮融资成功,哪吒汽车或能短暂缓解现金流压力,但需解决供应商债务和售后体系重建等核心问题。
    3. 若融资失败,公司可能进入破产重整或资产清算阶段,成为新势力退潮中的典型案例。
    4. 品牌价值与市场定位重构
    5. 公司需明确聚焦核心市场(如东南亚),并通过轻资产模式(如技术授权、代工)寻求生存,而非盲目追求“全球化”

    结语:信任重建与战略反思

    张勇的回应虽试图稳定舆论,但哪吒汽车的根本问题在于战略失误与执行力缺失。其案例为行业敲响警钟:在新能源赛道下半场,车企需平衡扩张速度与经营质量,同时强化透明度以维护利益相关方信任。未来数月,哪吒汽车的命运将取决于融资进展与内部改革的实效,但其教训已为行业提供深刻启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