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记者发现,在特斯拉中国官网,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和Model X两款车型已经不再有“订购新车”的选项,仅能进行“了解”。
2025年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调整——Model S与Model X两款旗舰车型的“订购新车”入口消失,仅保留“查看现车”功能。这一动作被业内视为特斯拉应对中美关税博弈的紧急策略,也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高端产品线面临重大转折。

事件核心进口新车停供,现车成“最后选择”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S全轮驱动版(深圳现车72.19万元起)、Model X Plaid版(上海现车90.29万元起)等车型仅支持现车购买,且部分区域无库存。消费者若需定制新车,需转向二手车市场或等待后续政策调整。
现车库存有限:Model X现车仅上海地区有售,Model S则在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有少量库存,顶配车型占比超70%;
未停产声明: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强调,Model S/X“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停产”,且未来将同步技术升级。
关税冲击波:美国产Model S/X成本激增
此次调整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对美进口汽车加征84%关税的政策(4月9日生效)。特斯拉加州工厂生产的Model S/X需承担高昂关税成本:
价格倒挂:以Model S Plaid为例,美国本土售价约9.5万美元,叠加关税后中国终端价或突破150万元人民币,较国产Model 3/Y溢价超200%;
供应链压力:特斯拉上海工厂虽产能超95万辆,但仅生产Model 3/Y,Model S/X国产化尚未启动,导致进口车成本优势丧失。

战略收缩背后:特斯拉的“加减法”逻辑
1. 资源聚焦主力车型
2025年一季度,Model 3/Y全球交付量达32.38万辆,占总销量96%,而Model S/X等高端车型合计仅1.29万辆,贡献不足4%;
特斯拉将资源倾斜至上海工厂,加速Model 3焕新版产能爬坡(月产能突破4万辆),以争夺中国新能源市场35%的份额。
2. 国产化倒计时?
行业推测,Model S/X国产化或于2026年启动,搭载4680电池及HW5.0智驾系统,售价或下探至60万元区间;宁德时代、拓普集团等中国供应商已参与特斯拉高端车型研发,为国产铺路。
3. 全球供应链调整
特斯拉同步缩减日本市场供应(3月31日停售Model S/X新车),转向“本土生产+区域销售”模式;加州工厂或转型生产Robotaxi及储能产品,应对关税冲击。
特斯拉此次停供Model S/X新车,既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全球战略收缩的缩影。从“进口依赖”到“国产突围”,特斯拉能否在中国市场完成“自我革命”,将决定其能否在电动化下半场保持竞争力。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关税没有赢家,但谁能更快适应规则,谁就能活到最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