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车过程中,“定金”和“订金”虽一字之差,但法律效力截然不同,直接影响你的钱能否退回。以下用通俗解读+避坑指南帮你避开套路,内容符合今日头条用户对实用性、防坑技巧的偏好:
一、核心区别:钱能不能退?
类型 | 法律性质 | 能否退还? | 风险等级 |
定金 | 法律担保性质 | 买方违约不买→不退; | 高风险 |
订金 | 预付款/意向金 | 交易未达成→可协商退还(无强制约束) | 低风险 |
二、避坑指南:4个必看要点
1. 合同写“定金”要谨慎!
- 销售话术:“交钱锁定优惠”“不买随时退”→实际合同写“定金”,一旦反悔钱打水漂。
- 对策:要求合同明确写“订金”,或附加“无条件退款”条款。
2. 口头承诺别轻信,以合同为准!
- 常见套路:销售口头承诺可退,但合同未注明→维权难。
- 对策:所有承诺写入合同,或微信文字留证(如“您保证订金可退对吗?”)。
3. 金额越小越安全
- 4S店常要求交5000-1万“定金”施压,建议先交1000-2000元订金试水。
4. 新能源车特别注意“锁单协议”
- 部分新能源品牌“定金锁配置”后不退(如特斯拉),交钱前务必确认规则。
三、真实案例:钱是怎么没的?
- 场景:小王看中一台车,销售催他交“定金”留车,承诺不买可退。后因家人反对放弃购车,4S店以合同写“定金”为由拒绝退款,损失5000元。
- 关键点:合同用“定金”且无退款条款→消费者吃哑巴亏。
四、总结:3秒记住关键
- 定金≈不能退(除非卖家违约);
- 订金≈可协商退(合同写明最保险);
- 签字前拍合同,重点圈出“定/订”字!
今日头条用户专享建议:
- 优先选“订金”保留主动权;
- 直接问销售:“能退的叫订金,不能退的叫定金,你们合同写哪种?”(震慑套路党)。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586-587条明确规定“定金”担保责任,而“订金”无法律强制效力。转发收藏,买车时对照合同避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