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16日与朋友自驾云贵,历时15天,行程4900公里。游览了东川红土地、罗平油菜花海,九龙瀑布,黄果树瀑布、兴义万峰林,普者黑、建水古城,建水燕子洞、元阳梯田、滇缅公路24拐等。
3月9日我们离开普者黑赶往建水古城,中途参观游览了建水燕子洞。3月10-11日我们乘坐了建水小火车,游览了建水古城。

仍在使用的建水大板井
建水古城,一个与水紧密相连的名字,隐藏着数百口古井的秘密。在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仅有记载尚能使用的古井就有128口。这些古井,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遗存,静静地躺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如同深植于这片土地的根系,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建水人。建水古井,有的身处繁华的市井之中,有的隐匿于民宅的深处。它们的数量众多,形状各异,从单眼到四眼,从圆形到方形,每一口井都是古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建水西门大板井(溥博泉),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1398年),是建水乃至云南最富盛名的一口井。大板井的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口直径三米有余,至今仍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般热闹,井水冬暖夏凉,甘甜润口。
大板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由筑城将军徐伯阳率兵士所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井水清澈透亮,经久不涸,被誉为“滇南第一井”,是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板井不仅滋养了建水人民,还见证了古城的历史变迁,青石井栏上的绳索印痕记录了古井的沧桑岁月。
大板井的井水还被用于制作豆腐,曾记板井豆腐坊就是利用大板井的井水制作豆腐,使得豆腐特别好吃,这家豆腐坊也因此非常有名。大板井不仅是建水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品尝。
十二眼井,又名扇井,因其井眼呈扇形排列而得名。这口井位于建水古城永宁街口,井深六米,水深两米。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是临安古城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古井。据说,这里的井水甘甜可口,是建水人心中的一方净土。
十二眼井不仅具有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还暗喻着中国风水阴阳理论。扇形代表风水,井水则象征着财富。十二个井圈代表十二局相,意指只有勤劳努力,才能得到自己的财富。这口古井,不仅是建水古城的一处景点,更是当地人心中一份深厚的文化记忆。
建水的水井很出名,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造型独特,五花八门。有人曾用一副对联描述建水的六大名井:“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
建水的井奇在一个“古”字,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岁月,青石井栏上的绳索印痕已深多寸,古井不但记载着建水的历史,同时也是古城儒家文化兴盛的印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