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丰田要帮供应商弥补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关税大棒落下,车企人人自危
事情的起因得从美国那让人捉摸不透的贸易政策说起。美国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自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
汽车行业是个全球化程度超高的产业,零部件可能来自世界各地,生产工厂分布在不同国家,然后再把成品卖到全球市场。25%的关税一加,整个成本结构都被打乱了,众多车企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简直就是一场“成本噩梦”。
丰田首当其冲,损失惨重
丰田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大佬”,在美国市场那有着庞大的业务。美国一直是丰田重要的海外市场,销量常年名列前茅。2024年全美销量前八车企中亚洲品牌占据六席,丰田更是以198万辆的年销量夺冠 ,超越本土巨头福特和雪佛兰。这加征的关税,对丰田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25%的进口汽车关税将使丰田美国在售车型平均成本增加3000至8000美元 。
拿丰田的主力车型凯美瑞来说,其墨西哥工厂生产的燃油版车型成本或飙升5000美元 。而且,北美工厂的产能短期内仅能满足60%的本土需求,这意味着大量从其他地区进口的车型都要面临高额关税,成本飙升。在政策公布后的三个交易日内,丰田股价累计下跌9.4%,市值大幅缩水,可见市场对这一关税政策的担忧。
丰田自救,策略连连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丰田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开始了一系列自救行动。
一方面,丰田启动了供应链紧急调整。要求电装、爱信等日本供应商将变速箱、电机产能向美国转移,目标是将美产零部件比例从55%提升至70% ,通过零部件本土化来降低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丰田联合本田、日产等车企向美国商务部提交豁免申请,进行游说博弈。他们强调“北美工厂雇佣超10万美国工人”,试图以此争取政治筹码,获得关税豁免。
此外,丰田还计划在维持现行价格的同时,关注日美政府的谈判走向和对销售的影响,通过削减自身其他成本来消化加征关税产生的成本增加部分。并且,丰田还将部分海外产能回调日本,例如将原计划在墨西哥生产的Corolla混动版转至爱知县工厂,以规避北美关税风险。
雪中送炭,帮助供应商
在一系列自救行动中,丰田决定帮助供应商弥补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这一举措,格外引人注目。
其实,丰田这么做可不是一时冲动。长期以来,丰田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可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深度的共生关系。丰田深知,供应链的稳定对于自己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供应链紧张,各种成本都在不断上升,这给汽车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丰田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供应链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如果供应商因为关税成本上升而陷入困境,那么很可能无法为丰田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甚至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这对丰田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后果。
所以,丰田决定帮助供应商弥补关税成本,既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又能让供应商有能力应对成本上涨,继续为丰田提供优质零部件,维持丰田的生产和销售节奏。这一招看似“仗义疏财”,实则是深谋远虑,为丰田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