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回应高速车祸致3死事件 六大质疑逐一澄清

    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撞击隔离带后起火,造成3名乘员不幸遇难。4月1日,小米汽车官方及创始人雷军就事件引发的六大核心质疑作出回应,并承诺“绝不回避责任”。

    质疑一:事故后为何未联系家属?

    小米表示,事故发生后已第一时间联系车主(非驾驶者本人),并触发紧急救援系统报警、呼叫120。专项小组于3月30日赶赴铜陵配合警方调查,31日提交车辆数据,并尝试与家属会面,但需等待警方协调安排。

    质疑二:车辆是否被转移?

    官方澄清“事故车被拉回北京”为不实信息,强调警方全程介入,小米至今未接触事故车辆。

    质疑三:事故时车速与路况如何?

    数据显示,事发路段因施工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当时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时速116公里。系统检测障碍物后发出警报并减速,驾驶员接管后持续制动转向,碰撞前时速降至97公里。

    质疑四:起火原因是否为自燃?

    小米推测起火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导致车辆系统严重受损,并非网传“自燃”,但具体原因需等警方调查。

    质疑五:车门是否因断电无法开启?

    官方称尚未接触事故车,无法判定车门状态,但强调SU4车门配备应急机械拉手,断电时可手动解锁。

    质疑六:AEB功能是否失效?

    小米回应,NOA系统在碰撞前1秒已启动减速,驾驶员接管后AEB功能退出。SU7标准版AEB工作范围为8-135km/h,但无法识别锥桶等静态障碍物,符合行业标准。

    雷军通过微博致歉,称对遇难者“深感悲痛”,承诺全力配合调查并优化智驾系统。目前,安徽警方专案组正结合EDR数据及现场痕迹深入调查,最终结论将以官方通报为准。

    此次事故再次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关注。专家提醒,辅助驾驶仍需驾驶员保持专注,紧急时刻及时接管。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