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高速爆燃3人遇难:家属痛斥雷军“虚伪”回应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上,一声巨响划破夜空。23岁的小罗驾驶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标准版撞向施工路段水泥桩,车内三名女孩瞬间被火舌吞噬。

    “碳化的遗体,连DNA都难提取。”4月1日,小罗父亲颤抖着举起女儿生前的驾照——发证日期2022年,累计驾驶里程超3万公里。事故前3小时,这辆借自男友的小米SU7刚驶出武汉,载着三名考编的应届生奔赴安徽。

    车载数据显示,撞击发生时时速97公里。NOA系统提前2秒发出预警,但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仅够踩下两脚刹车。更残酷的是,碰撞后车门电子锁失效,机械拉手被变形的车门卡死。消防员抵达时,车体已烧成骨架。DNA检测报告显示,三人碳化程度超过90%。

    宁德时代紧急撇清关系:“非我方电池。”而小米SU7标准版电池供应商随机分配,涉事车辆搭载的正是宁德时代电芯。事故前5个月,南京一辆同款车型因撞击路桩起火,小米曾归咎“驾驶员超速”。

    “专项组30日就到现场,但家属等到4月1日都没人联系。”小罗母亲哽咽道。雷军深夜发文称“心情沉重”,却被遇难者父亲怒斥“虚伪”——这条微博下,网友@正义先锋留言获赞12万:“116km/h开NOA,系统真没责任?”

    争议焦点在于智能驾驶的权责边界。法律专家指出,L2级辅助驾驶要求驾驶员全权负责,但97km/h撞击水泥桩的冲击力高达32吨,远超车身设计防护极限。更讽刺的是,小米SU7高配版配备激光雷达和强化电池,而标准版的安全配置缩减了37%。

    事故车辆残骸正运往北京检测。铜陵交警透露,施工方未按规定放置移动警示桩,或承担次要责任。但家属的追问仍在继续:为何车门打不开?为何电池爆燃?

    截至发稿,小米直播间仍在热卖SU7,弹幕飘过“刹车够用吗”的质疑。智能驾驶时代,安全与便利的天平如何校准?你还会信任辅助驾驶吗?

    (文中数据综合自警方通报及公开回应,统计截至2025年4月2日18时)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