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爆燃事故后,小米股价单日暴跌5%!

    爱魔头像爱魔头像
    爱魔04-01

    2025年3月29日深夜,安徽德上高速,一辆开启智能辅助驾驶的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突然失控撞向隔离带,车辆爆燃后3名乘客身亡。4月1日,小米公布事故时间线,但股价应声跳水,单日跌幅超5%,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这场悲剧不仅撕开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争议,更让小米的“造车神话”陷入舆论漩涡。

    当晚22:44分,车辆以116km/h在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状态下行驶,检测到施工路障后发出警报并减速至97km/h,驾驶员接管后仍未能避免碰撞。小米强调“驾驶员已介入”,但家属质疑车门在撞击后锁死导致无法逃生,而官方回应避谈此细节。事故时间线显示,从碰撞到救援耗时近20分钟,急救效率与车辆安全设计成焦点。

    网友提供事故现场

    事故发酵后,小米股价午后闪崩,盘中最大跌幅达6.1%,创两个月新低。年内累计36%的涨幅被抹去近半,资本迅速“用脚投票”。雪上加霜的是,美的集团清仓小米股票套现20亿,雷军“先旧后新”配股融资也被误读为减持,加剧市场恐慌。网友调侃:“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可能也是第一场悲剧。”

    专家指出,NOA等辅助驾驶功能易让用户过度依赖系统,而事故责任认定存在“双重矛盾”:既要求驾驶员随时接管,又依赖车企提供的后台数据判定过错。特斯拉多起类似事故的前车之鉴未能让行业警醒,小米此次事件再次暴露技术不成熟与监管滞后问题。网友怒斥:“人命成了智能汽车的测试成本!”

    遇难者家属在微博控诉:“车门为何锁死?为什么车会自燃?” 相关话题24小时内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破10亿。小米虽承诺配合调查,但回避关键问题的态度激化矛盾。有用户翻出SU7此前宣传的“五星安全标准”,讽刺“五星安全,一撞就燃”。

    智能驾驶到底是“救命神器”还是“隐形杀手”?

    你会因为这次事故放弃购买小米汽车吗?

    这场事故不仅是小米的危机,更是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警钟。当技术狂奔时,安全能否跟上速度?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