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仰望U7 VS 小米SU7 Ultra:百万级豪华与极致性能的终极对决

    活泼海燕Xfw头像活泼海燕Xfw头像
    活泼海燕Xfw03-31

    #仰望U7上市#

    一、星际雕塑与未来战车:外观设计的艺术与性能博弈


    在汽车设计的舞台上,外观是第一印象的关键。仰望 U7 与小米 SU7 Ultra,两款来自中国汽车新势力的杰作,在外观设计上各自演绎着独特的魅力,展现了艺术与性能的深度融合,引发了一场关于豪华与速度的美学辩论。

    1.1 东方美学的科技演绎

    仰望 U7 以 “时空之门” 家族语言为核心,开启了一场东方美学与未来科技的对话。其前脸设计犹如一把锐利的长剑,修长而犀利,俯冲式机舱盖筋线则如同一道划过天际的流星,赋予整车一种动态的力量感。从侧面看,溜背造型流畅自然,与光影效果完美融合的车尾,仿佛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处线条都散发着优雅与锋锐的气息。肌肉感十足的轮拱线条,不仅增加了车身的立体感,更彰显出百万级旗舰轿车应有的雕塑感与体量美,宛如一位身着铠甲的武士,威严而庄重。

    车身尺寸方面,仰望 U7 长宽高分别为 5265×1998×1517mm,轴距达 3160mm,这样的尺寸让它在与奔驰 S 级的对标中毫不逊色。宽敞的后排空间可伸展至 1.2 米,为乘客提供了如同 “移动行宫” 般的舒适体验。无论是商务洽谈还是长途旅行,都能让人在车内享受到宽敞、舒适的环境,仿佛置身于一个豪华的私人空间,尽显尊贵与奢华。

    1.2 极致空气动力学的未来主义

    小米 SU7 Ultra 则延续了保时捷 Taycan 的经典轿跑比例,展现出一种极致的未来主义风格。封闭式前脸与溜背车身线条简洁流畅,没有一丝多余的修饰,仿佛是来自未来的使者,充满了科技感与神秘感。其空气动力学套件经过精心优化,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与仰望 U7 并列全球最低。这一数据不仅代表了小米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意味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减少风阻,降低能耗,提升续航里程和行驶稳定性,宛如一位轻盈的舞者,在风中自由穿梭。

    车长 4970mm、轴距 2940mm 的紧凑设计,让小米 SU7 Ultra 更适合在城市中穿梭自如。它能够轻松应对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停车场,为驾驶者带来便捷的出行体验。然而,相对紧凑的车身也使得后排头部空间略显局促,对于一些身材较高的乘客来说,可能会稍感压抑。但这并没有影响年轻用户对它的喜爱,他们直言:“停在路边,围观率不输超跑。” 小米 SU7 Ultra 独特的外观设计,无疑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焦点,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二、奢华行宫与极客乐园:内饰科技的感官革命

    当我们从外观深入到车内,仰望 U7 与小米 SU7 Ultra 再次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与定位,一个打造出奢华的 “星际行宫”,另一个则构建了充满科技感的 “极客乐园”,为用户带来了两种极致的感官体验。

    2.1 星际座舱的沉浸式体验

    踏入仰望 U7 的车内,仿佛穿越到了浩瀚宇宙中的星际座舱。其内饰设计灵感源自宇宙悬浮星体,以中轴对称的布局,将东方美学的中正平和与现代科技的未来感完美融合。中控台处,12.8 英寸 OLED 星河曲面屏宛如一条灵动的星河瀑布,从上方倾泻而下,不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让用户在操作时更加便捷舒适。两侧的 23.6 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与副驾娱乐屏整齐排列,搭配 AR - HUD 抬头显示,多屏联动,将各类信息清晰地呈现在驾驶者眼前,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科技氛围。

    车内的座椅采用顶级 NAPPA 真皮包覆,触感细腻如丝绸,柔软中又不失坚挺,每一次触碰都能感受到无与伦比的高级质感。前排座椅支持 22 向调节,后排座椅则有 18 向调节,还配备了热石按摩功能,让乘客在旅途中能够彻底放松身心。当开启 “零重力模式” 时,座椅会自动调整到最佳角度,仿佛让人漂浮在太空中,感受不到一丝疲惫。车门上的稀有枫木门板,纹理立体自然,如同天然雕塑,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碳纤维饰板采用 3K 编织工艺,金属铜色装饰还原了航天器的质感,触感温润如玉,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奢华氛围。

    此外,仰望 U7 还搭载了丹拿 Platinum Evidence 铂金证据音响系统,全车配备 23 个扬声器,并首搭旋转升降高音单元 —— 丹拿星旋。入座瞬间,单元缓缓升起旋转,1360W 的功率释放出纯净、细腻的声音,无论是激昂的交响乐还是舒缓的轻音乐,都能演绎得淋漓尽致。再加上 RNC 主动降噪功能,将车外的喧嚣隔绝在外,为驾乘者打造了一个专属的顶级视听剧院。商务用户在体验后反馈:“后排堪比头等舱,即使长途开会也不会感到累。” 这样的内饰设计,无疑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舒适与奢华体验。

    2.2 极简主义的科技狂欢

    小米 SU7 Ultra 的内饰则是极简主义风格的完美体现,碳纤维方向盘搭配 Alcantara 赛车座椅,充满了运动气息。方向盘采用上下平面的赛车风格设计,手握处包覆着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不仅增加了摩擦力,防止驾驶时手滑,还能有效减少反光,提升驾驶专注度。12 点方向的黄色回中标识,以及方向盘上的红色 Boost 按键,更是为驾驶者带来了强烈的战斗气息,仿佛置身于赛车场。

    座椅上有着 Ultra 的刺绣字样,并且面积更大,提供了更好的包覆及支撑效果。主动侧翼支撑功能大幅升级,响应速度更快,支撑面积更大,在激烈驾驶时能够更好地固定乘客身体,提供全方位的舒适体验。车内大量运用碳纤维材料,前排座椅背板、中控台饰板、迎宾踏板等都采用了碳纤维材质,不仅减轻了车身重量,还进一步强化了运动氛围。同时,全车内饰广泛使用意大利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总包覆面积超过 5m²,座椅接触面、门板内侧等部位都采用了这种面料包覆,营造出更加沉浸的驾驶氛围。

    16.1 英寸中控屏内置 Xiaomi 澎湃 OS,这一系统不仅操作流畅,还支持小米生态互联,实现了手机、家居与车辆的无缝联动。通过语音指令,用户可以轻松控制车内的各种功能,还能与家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真正实现了人车家全生态互联。赛道大师 App 更是为驾驶爱好者量身定制,它可以实时显示车辆信息,包括实时圈速成绩、车辆状态、驾驶模式调校等。在跑圈时,用户可以设置对标圈,实时显示当前圈速和对标圈差值;比赛结束后,还能对历史圈数进行统计和成绩可视化分析,查询最高车速、最大 G 值、转角、刹车力度等关键参数,让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驾驶表现,享受驾驶的乐趣。

    其 HUD 投影面积是仰望 U7 的 1.5 倍,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清晰的信息展示。然而,在豪华材质的运用上,小米 SU7 Ultra 相比仰望 U7 略逊一筹。但这并没有影响科技爱好者对它的喜爱,他们调侃道:“这车机比手机还流畅,唯一缺点是总想玩屏幕。” 小米 SU7 Ultra 凭借其出色的科技配置和独特的运动风格,为追求极致科技体验的用户带来了一场科技狂欢。

    三、磁悬浮与闪电战:动力操控的技术之巅

    在动力与操控的竞技场上,仰望 U7 和小米 SU7 Ultra 犹如两位顶尖的武林高手,各自施展着独特的绝技,一个以稳如磁悬浮的操控展现出全场景掌控的实力,另一个则以快如闪电的速度诠释着赛道级性能的魅力,为驾驶者带来了截然不同但同样震撼的驾驶体验。

    3.1 全场景掌控的云端科技

    仰望 U7 的动力系统堪称强大。纯电版车型搭载四电机,总功率高达 1300Ps,这样的动力输出让它在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零百加速仅需 2.9 秒,这个成绩足以媲美许多顶级跑车,能够让驾驶者在短时间内体验到风驰电掣的加速快感。极速可达 270km/h,在高速行驶时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而插混版车型综合功率更是达到了 1632Ps,不仅拥有强劲的动力,还具备超 1000km 的续航能力,解决了长途出行的后顾之忧,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能轻松应对。

    其独创的云辇 - Z 悬架系统,更是黑科技满满。该系统的响应速度极快,仅需 10 毫秒就能做出反应,这意味着它能够在瞬间感知并应对路面的变化。通过云辇预瞄和魔尺传感器,车辆可以精准收集路面与自身姿态的数据,云辇智算中心会迅速做出决策,控制悬浮电机调整悬架状态。在面对常见的比利时路等颠簸路面时,算法能够提前预判轮胎轨迹,通过悬浮电机输出主动力抵消路面的振动,实现上下车身振动解耦,让上车身仿佛悬浮在路面上,车内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真正实现了 “零颠簸” 的舒适体验。

    此外,云辇 - Z 悬架系统还具备许多实用的功能。它可以实现单轮悬架抬升避险,当遇到障碍物或需要通过特殊路况时,能够及时抬升单个车轮,避免车辆受损。后轮转向功能也让这台长度超过 5.2 米的车身转弯半径仅为 4.85 米,甚至媲美 A0 级小车,在狭窄的道路或停车场中也能灵活转向,操作便捷。其独特的 “蟹行模式” 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该模式可以让车辆实现横向移动,侧方位停车变得轻松简单,一键即可完成,被网友戏称为 “驾校终结者”,为驾驶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驾驶乐趣和便利。

    3.2 赛道级性能的暴力美学

    小米 SU7 Ultra 同样毫不逊色,它搭载的三电机功率高达 1548Ps,动力输出极为强劲。零百加速官方宣称 1.98 秒,实测也仅需 2.1 秒,这样的加速成绩在量产车型中名列前茅,能够让驾驶者在瞬间感受到强烈的推背感,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紧紧压在座椅上。极速更是达到了 350km/h,展现出了极致的速度追求。

    为了实现这样的高性能,小米 SU7 Ultra 采用了轻量化设计,整备质量仅为 2400kg,减轻了车身重量,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和加速性能。同时,配备的碳陶刹车系统,拥有出色的制动性能,能够在高速行驶中迅速减速,确保驾驶的安全。在纽北赛道上,小米 SU7 Ultra 跑出了 6 分 46 秒的圈速成绩,这一成绩足以证明它在赛道上的卓越性能,成为了纽北全球最速四门车,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汽车的实力。

    然而,小米 SU7 Ultra 的悬架调校偏硬,这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操控性能而做出的牺牲。在过减速带或不平整路面时,需要驾驶者减速慢行,否则会感受到较为明显的颠簸,影响乘坐舒适性。但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驾驶者来说,这种硬派的悬架调校却能让他们在弯道中感受到更强的支撑力和操控稳定性,仿佛与车辆融为一体,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在赛道模式下,车辆的性能被完全释放,有用户表示:“加速时灵魂追不上身体,副驾尖叫比推背感更刺激。” 这种极致的体验,正是小米 SU7 Ultra 所追求的赛道级性能的暴力美学。

    四、长跑王者与闪充先锋:续航补能的场景之战

    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续航与补能能力无疑是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出行体验和使用便利性。仰望 U7 与小米 SU7 Ultra 在这方面各展所长,一个凭借大容量电池和全场景续航方案成为长跑王者,另一个则依靠高压快充技术化身闪充先锋,满足了不同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需求。

    4.1 全场景续航的终极方案

    仰望 U7 在续航与补能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为用户提供了全场景的续航解决方案。其纯电版搭载了 135.5kWh 的大容量电池,采用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技术,这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等优点。在 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 720km,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通勤以及中短途旅行的需求。即使是进行长途自驾游,这样的续航能力也能减少充电次数,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仰望 U7 支持双枪快充,最大功率可达 500kW。这意味着在快充状态下,车辆能够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电量。据测试,仅需 10 分钟,就能补充 300km 的续航里程,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让用户在旅途中的等待时间大幅减少。对于商务用户来说,这一快充能力尤为重要,他们可以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为车辆快速充电,确保行程不受影响,真正实现了 “一箱电跨省出差” 的便捷出行体验。

    而插混版的仰望 U7 则采用了 52.4kWh 电池与 2.0T 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组合,这种混动模式不仅结合了纯电驱动的静谧性和高效性,还利用了燃油发动机的续航优势,实现了综合续航破千的壮举。在日常城市通勤中,用户可以完全依靠纯电模式行驶,享受零排放、低噪音的出行体验;而在长途出行时,燃油发动机则可以随时介入,为车辆提供持续的动力,彻底解决了续航焦虑问题。此外,仰望 U7 还独创了悬架动能回收技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在颠簸路面上,悬架的振动能量可以被回收转化为电能,为电池充电,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续航能力。这种创新的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体现了仰望 U7 在技术研发上的领先地位。

    4.2 极致性能的能量代价

    小米 SU7 Ultra 则以其出色的快充技术和不错的续航表现,成为了追求极致性能用户的首选。它搭载了 101kWh 的麒麟电池,虽然电池容量相比仰望 U7 纯电版略小,但在续航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在 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 650km,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使用和中短途出行需求。

    小米 SU7 Ultra 的最大亮点在于其 800V 高压平台,这一平台支持高达 15 分钟补能 510km 的快充速度。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只需在充电站短暂停留,就能快速补充足够的电量,继续踏上行程。这种快充能力使得小米 SU7 Ultra 在充电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充电等待时间,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对于那些追求极致驾驶体验,经常在赛道或者高速上驰骋的年轻玩家来说,“充电 5 分钟,飙车 2 小时” 的快充体验无疑极具吸引力,让他们能够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而无需过多担心续航问题。

    然而,小米 SU7 Ultra 在续航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实测数据显示,在高速行驶等工况下,其续航里程会打 7 折左右,这意味着实际续航里程会有所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在高速行驶时,车辆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空气阻力和维持高速行驶,导致电池电量消耗加快。因此,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途高速行驶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更加合理地规划充电行程,以避免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也有用户吐槽:“性能猛兽的代价是充电桩常客。” 这也反映出小米 SU7 Ultra 在续航方面的短板,尽管快充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续航不足的问题,但对于一些对续航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仍然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 。

    五、降维打击与性价比革命:价格定位的破局之道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价格与定位策略如同棋局中的关键落子,决定着一款车型的市场命运。仰望 U7 与小米 SU7 Ultra,这两款备受瞩目的车型,以截然不同却又同样震撼的价格定位,在市场中掀起了波澜,一个凭借技术实力实现降维打击,打破豪华市场的传统格局;另一个则以超高性价比成为性能市场的革命者,重构了消费者对高性能汽车的认知。

    5.1 豪华市场的技术平权

    仰望 U7 的上市,无疑是对豪华车市场的一次强烈冲击。其 62.8 万起售的价格,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原本看似坚不可摧的豪华车市场壁垒上炸开了一道口子。要知道,此前市场对仰望 U7 的预售预期普遍在百万级别,而最终的定价却比预期低了 30 万,这一巨大的价格落差,让众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都为之震惊。

    这一价格策略,让仰望 U7 得以直接与宝马 7 系、保时捷 Panamera 等传统豪华巨头正面交锋。它以相对亲民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百万级别的豪华体验和顶尖技术。比亚迪多年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使得仰望 U7 集众多颠覆性技术于一身,如易四方四电机系统、云辇 - Z 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等,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更赋予了它独特的竞争优势。

    从市场反馈来看,仰望 U7 的首批车主中,70% 为私企老板。他们选择仰望 U7,不仅仅是因为其豪华的配置和出色的性能,更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汽车技术的天花板。在他们眼中,购买仰望 U7,既满足了对豪华座驾的需求,又能彰显自己对国产技术的支持,可谓是面子里子双赢。仰望 U7 通过技术平权,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享受到顶级的汽车技术和豪华体验,打破了传统豪华品牌长期以来的价格垄断和技术壁垒,重新定义了中式豪华的新标准。

    5.2 性能市场的生态重构

    小米 SU7 Ultra 则以另一种方式在汽车市场中崭露头角,它凭借 “性价比屠夫” 的姿态,重构了性能市场的格局。52.99 万起的售价,相比其强大的性能表现和丰富的科技配置,显得极具性价比。顶配带电动尾翼和赛道套件的 Ultra Max 版 82.8 万的价格,虽然相对较高,但与同级别、同性能的进口豪车相比,仍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小米 SU7 Ultra 上市后,迅速在市场中引发了抢购热潮。上市 48 小时订单破 3 万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其市场受欢迎程度。其用户画像集中在 25 - 35 岁的科技从业者,这个群体对科技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他们注重车辆的性能和智能配置,同时也对价格较为敏感。小米 SU7 Ultra 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了极致的性能和丰富的智能生态体验。

    “百万性能,半价平权” 的口号,精准地概括了小米 SU7 Ultra 的市场定位。它让消费者能够以一半的价格,享受到与百万级豪车相媲美的性能和科技配置。小米凭借在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将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高效的快充技术以及丰富的人车家生态系统融入到车辆中,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用车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小米 SU7 Ultra 打破了性能车市场的传统价格体系,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拥有一辆高性能的电动汽车,推动了高性能汽车的普及化进程 。

    总结:你的需求决定胜负

    仰望 U7 和小米 SU7 Ultra,这两款闪耀在中国汽车工业舞台上的明星车型,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为消费者呈现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路径 。

    如果你追求行政级的舒适体验,渴望在车内享受到如同头等舱般的奢华感受,同时对黑科技赋能的全场景体验充满向往,那么仰望 U7 无疑是你的理想之选。它宽敞舒适的后排空间、顶级的内饰材质与工艺、丰富的豪华配置以及先进的智能科技,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长途自驾,都能为你带来无与伦比的舒适与便利,彰显你的尊贵身份和独特品味 。

    而如果你是一位热衷极致性能与智能生态的赛道玩家或科技极客,小米 SU7 Ultra 则更能满足你的需求。它那令人惊叹的加速性能、出色的赛道表现、简洁而富有科技感的内饰设计以及深度融合的智能生态系统,让你在驾驶中尽情释放激情,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每一次加速、每一个弯道,都能让你体验到极致的操控快感,仿佛置身于赛车场的激烈角逐之中 。

    这两款车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两种破局路径。仰望 U7 凭借着技术的堆砌,打破了豪华车市场长期以来由国外品牌主导的壁垒,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豪华车的实力和魅力;小米 SU7 Ultra 则以超高的性价比,重构了性能车市场的格局,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顶级的性能和先进的科技配置 。

    在这场仰望 U7 与小米 SU7 Ultra 的终极对决中,没有真正的输家。它们共同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全面崛起,让我们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无论是为豪华买单,还是为速度发烧,都体现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汽车文化的热爱 。

    今日话题:60 万预算,你会为豪华买单,还是为速度发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想法!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未来 。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