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多位理想汽车车主向媒体反映,其车辆搭载的米其林静音轮胎出现静音棉脱落现象,引发对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可靠性的广泛讨论。据调查,该问题集中爆发于2023款L7/L8/L9等热销车型,涉及全国十余个省份,部分车辆行驶里程仅8000公里即出现故障。

故障现象与安全隐患
车主普遍反馈,车辆在时速超过100公里时出现方向盘及座椅剧烈抖动,拆解后发现轮胎内静音棉大面积脱落,甚至与轮毂发生缠绕。武汉一位L7车主表示,其车辆在1.5万公里内两次遭遇同类故障,首次获免费换胎,但2025年1月后却被要求接受"重新粘贴"处理。更严重的是,云南车主龙先生的L7在4万公里行驶中突发抖动,售后以"米其林政策调整"为由拒绝换胎,导致其春节出行计划受阻。

售后政策突变引发争议
调查显示,理想汽车与米其林此前对同类问题采取"免费换胎"方案,但自2025年1月起改为局部修复。这一转变导致车主待遇分化:早前投诉者获新胎更换,近期车主却需自费承担2000-4000元/条的维修成本。北京车主王先生的维修单显示,其L8行驶8000公里后故障,售后以"轮胎属易损件"为由拒保,与2024年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技术缺陷还是供应链问题?
行业专家分析,静音棉作为车企主打的创新配置,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粘合工艺,但缺乏国家统一标准。某主机厂技术总监指出,夏季地面70℃高温易致胶水失效,而新能源车更大自重加剧了轮胎负荷。值得注意的是,车质网2025年1月已收录6起同类投诉,涉及L7/L8/L9全系车型,故障车辆生产时间集中在2023年第二季度。
法律困境与车主行动
目前,三十余位车主组建维权群,计划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技术鉴定。法律人士援引《产品质量法》指出,若证实为设计缺陷或批量工艺问题,车企需承担召回责任;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售后政策单方变更需提前公示。消协提醒车主保留维修记录,并要求售后出具书面故障说明,作为后续维权依据。
截至发稿,理想汽车未就批次召回作出回应,仅表示"个案核查中"。米其林方面则称"修复方案经严格验证",但拒绝提供耐久性测试数据。随着315维权线索征集启动,这场关乎20万车主安全的争议或将进入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质量危机# #轮胎技术缺陷# #消费者权益保护#
(文中车主均为化名,检测进展将持续跟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