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奇瑞星途能否在2025年担起销量大旗?

    要说那事头像要说那事头像
    要说那事03-20

    作为奇瑞集团的高端品牌,星途汽车自成立以来便承载着奇瑞“品牌向上”的使命。然而,在2024年销量增速回落、新能源产品后劲不足、质量争议频发等背景下,2025年星途能否实现全面崛起?今天我们就从品牌定位、市场表现、竞争环境及战略布局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一、定位与现状:高端化的初步成果与隐忧

    星途整体的定位是“科技新豪华”,依托奇瑞的技术积累(如M3X混动平台、E0X纯电平台)和国际化资源,目标直接对标BBA等豪华品牌。2024年,星途品牌累计销量达14.1万辆,同比增长12.3%,连续五年正增长,用户群体中75%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19%为BBA转化客户,品牌溢价的能力也是初露锋芒。然而,这一增速显著低于奇瑞集团整体38.4%的增长率,且仅占集团总销量的5%,远落后于奇瑞主品牌(161万辆)和捷途(56.8万辆)。

    那么核心问题就是:其整体品牌认知度不足,新能源转型也未达预期。星纪元序列(ES/ET)作为新能源主力,2024年销量仅2.3万辆,远逊于华为合作的智界R7(单月1.59万辆),且质量问题频发(如座椅通风虚假宣传、轮胎设计缺陷)进一步削弱市场信任,那么在自身质量关方面,后续奇瑞要做的就是全面压实星图品牌的品控问题,避免出现规模性问题。

    二、竞争环境:新能源赛道与合资品牌的双重挤压

    1. 新能源市场: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比亚迪、理想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星途新能源车型占比虽达70%,但销量集中于插混车型(如瑶光C-DM),纯电产品竞争力依然不足。

    2. 合资与自主对手:与华为合作的智界R7、吉利极氪等品牌在智能化与品牌力上更具优势;传统豪华品牌加速电动化,进一步挤压了星途的高端生存空间。

    数据对比上星途2024年销量14.1万辆,仅为比亚迪高端品牌腾势同期销量的1/3,且均价20万元以上的车型占比不足30%,高端化任重道远。

    三、战略突围:2025年的关键布局

    1. 产品矩阵优化:

    燃油与新能源协同:推出瑶光C-DM超越版(限时优惠价13.99万)、凌云300T超越版(11.77万),主打性价比与长续航(如瑶光C-DM综合续航1400公里)。

    智能化升级:星纪元ET增程四驱版搭载8295P芯片、猎鹰智驾系统(508TOPS算力),试图以高阶智驾破局。

    2. 服务与渠道:

    全国500家网点覆盖,一二线城市占比50%,80%经销商盈利,吸引BBA渠道加入。

    推出“整车终身质保”“六个一服务承诺”,强化用户体验。

    3. 国际化加速:

    海外布局20国,建立170个网点,西班牙工厂投产,中东市场口碑初显(被誉为“中国雷克萨斯”)。

    四、挑战与不确定性

    1. 技术短板:与华为、小鹏等相比,星途的智能驾驶技术(如无图智驾)仍处追赶阶段,用户实测反馈有限。

    2. 质量口碑修复:2024年两起大规模投诉暴露品控问题,需通过透明沟通与快速响应重建信任。

    3. 目标达成压力:2024年星途销量目标30万辆仅完成47%,2025年若延续12%增速,销量将不足16万辆,与“高端新能源领导者”目标差距明显。

    五、未来展望:潜力与风险并存

    那么个人认为2025年,星途的崛起取决于四大关键:

    1. 新能源产品突破:星纪元ET需实现月销过万目标,填补纯电市场空白。

    2. 品牌价值提升:通过高端营销(如极限挑战、国际车展)强化“科技豪华”标签。

    3. 集团资源倾斜:奇瑞需在研发、渠道上给予星途更多支持,避免其沦为“附属品牌”。

    4.提升市场占有率:奇瑞需要持续长时间的对母品牌市场占有率进行达成,毕竟相比于直接提升星图品牌而言,提升母品牌或许相对容易,比如重点价格区间依然放在以瑶光C-DM、凌云等车型上面。

    车坊小结:

    无论母品牌或者星途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与国际化基础,但想短期内全面崛起难度确实较大。那么不妨学习一下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策略,从而寻求在新能源赛道实现爆款突破、修复质量口碑等问题,并借助奇瑞集团协同效应,那么在2025年或可成为其高端化进程的关键转折点。(以上为车坊的一些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