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京津冀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开工,打造智能网联产业新标杆

    壹休的故事头像壹休的故事头像
    壹休的故事03-20

    2500亩生态港布局三大核心领域,2026年竣工助力区域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2025年3月15日,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在北京市顺义区正式开工。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点项目,该园区占地2500亩,预计2026年全面竣工。

    生态港以“汽车电子、汽车智能、汽车品质”为核心方向,聚焦研发创新、智能生产、自动驾驶等场景,旨在解决京津冀汽车产业链“整零比低、近地化配套不足”等痛点,推动区域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提升供应链韧性。

    分阶段建设,功能全面覆盖

    1. 1号地——智能生产核心区
      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重点建设汽车核心零部件标准化厂房,配套中试车间、能源中心及生活设施,计划2026年交付。未来将承载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量产。
    2. 5号地——创新与协同中枢
      占地4万平方米,布局产业孵化器、自动驾驶与芯片质检中心,优先启动研发服务中心建设。该区域将推动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如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量产应用,加速城区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普及。

    智能化场景深度布局

    • 自动驾驶与无人物流:园区内将搭建自动驾驶测试场和智慧物流系统,结合美团、毫末智行等企业积累的778万公里无人配送经验,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
    • 产业链协同创新:通过整合京津冀三地资源,生态港将构建“研发-生产-检测”闭环,例如引入芯片质检功能,提升国产汽车电子元件的可靠性。
    • 绿色智能制造:结合顺义区已有的理想汽车、北京奔驰等工厂,生态港将推广低碳生产工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024年京津冀新能源车产量同比增2倍)。

    重塑京津冀汽车生态

    1. 经济拉动效应:2024年京津冀整车产量占全国9%,新能源车达50万辆。生态港建成后,预计吸引更多车企及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2. 技术竞争升级: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白热化,生态港将成为车企比拼芯片算力、大模型应用能力的试验场。例如,小米汽车计划2025年投入75亿元用于AI研发,推动“AI上车”。
    3. 区域协同样板:园区与顺义北汽、理想等整车基地形成“一小时产业圈”,助力京津冀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顺义区计划将生态港打造为辐射全国的示范园区,未来拓展模块包括共享仓储、专精特新标厂等。到2025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目标超30万辆,生态港将成为自主品牌崛起的重要支撑。

    京津冀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的开工,不仅是顺义区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从概念迈向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里程碑。当技术、政策与产业链在此交汇,“未来出行”的蓝图正加速照进现实。

    参考来源:综合北京日报、光明网、新京报等报道。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