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英伟达在GTC 2025大会上宣布与通用汽车(GM)达成一项战略合作,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整合至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与智能制造体系中。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两家行业巨头在技术融合上的新高度,更预示着汽车行业向“物理AI时代”的全面转型。

一、合作背景:从技术互补到行业竞争
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缓慢、成本高企的背景下,通用汽车选择与英伟达深化合作,旨在通过AI技术突破瓶颈。此前,通用汽车曾依赖英伟达的GPU支持其Cruise机器人出租车业务,但受限于成本和运营挑战,该公司于2024年关闭该业务,转而聚焦个人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此同时,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领先,促使通用汽车加速布局以应对竞争压力,而英伟达的技术赋能成为关键。

二、技术整合:三大领域的AI协同
- 自动驾驶技术的全面升级
通用汽车将采用英伟达的DRIVE AGX平台作为车载硬件核心,用于开发下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增强安全驾驶体验。该平台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AI大脑”,提供实时数据处理与算法优化能力。此外,英伟达新发布的NVIDIA Halos解决方案,专注于代码级安全评估,进一步强化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黄仁勋强调:“我们是全球首家对每一行代码进行安全评估的公司。” - 智能制造与工厂数字化
双方合作将扩展至生产端,利用英伟达的Omniverse和Cosmos平台构建工厂的“数字孪生”,模拟生产流程并优化机器人操作(如物料搬运、精密焊接等)。通用汽车计划通过AI模型训练,提升工厂规划效率并降低试错成本,同时实现制造流程的智能化升级。 - 企业级AI与研发协同
英伟达的计算平台(如GPU集群)将被用于通用汽车的AI模型训练,涵盖自动驾驶模拟验证、虚拟测试等环节。这一合作不仅加速技术研发,还支持通用汽车开发定制化AI系统,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三、战略意义:从技术赋能到商业模式创新
- 收入增长与订阅模式
通用汽车预计其Super Cruise驾驶辅助系统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约20亿美元的年收入。该技术前三年免费提供,后续采用订阅制(每月25美元或每年250美元),旨在通过服务持续获取用户价值。 -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此次合作并非孤立事件。丰田、现代等车企今年也与英伟达达成类似协议,共同应对特斯拉的挑战。英伟达通过提供开放平台(如DriveOS),正成为汽车行业AI化的核心推动者。

四、未来展望:物理AI时代的开端
黄仁勋在演讲中提出“物理AI时代”的概念,强调AI技术将从虚拟计算延伸至现实世界的物理交互,涵盖汽车、工厂乃至整个交通系统。通用汽车CEO玛丽·巴拉表示,AI不仅优化了制造流程,还将帮助“打造更智能的汽车,同时让员工专注于工艺创新”。这一合作或将成为汽车行业从“机械制造”向“AI驱动”转型的里程碑。
结语
英伟达与通用汽车的合作,既是技术互补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行业变革的战略布局。通过自动驾驶、智能制造与企业级AI的三重赋能,双方试图在技术安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上构建护城河。未来,随着物理AI技术的深入渗透,汽车行业或将迎来一场从生产线到终端的全面革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