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1. 总体运营状况
- 销售收入:达到400.83亿欧元,和2023年相比,微降了1.1%。
- 净利润:为35.95亿欧元,同比大幅下跌30.3%,销售回报率也从2023年的18%降至14.1%。
- 全球销量:全年累计交付31万辆新车,同比减少3%。
2. 各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销量仅为5.69万辆,同比下滑28%,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从巅峰时期的30%降至18.3%,从全球第一大市场滑落至第三。
- 北美市场:以8.65万辆的销量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比增长1%。
- 欧洲市场:德国本土销量增长11%,达到3.59万辆;欧洲其他地区销量增长8%,为7.59万辆。
- 其他新兴市场:销量增长6%,达到5.55万辆。
二、利润下滑的缘由
1. 中国市场的困境
- 中国豪华车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再加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像小米汽车等品牌)的崛起,对保时捷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冲击。同时,保时捷全系车型依赖进口,高昂的进口税削弱了其价格竞争力。
- 保时捷坚持“质大于量”的策略,拒绝参与价格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
2. 成本与供应链压力
- 2024年,保时捷推出了4款新车型,是历史上推出新车型最多的一年,但车型系列更新导致成本增加,损害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 供应链成本上升以及欧洲汽车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3. 电动化转型的影响
- 保时捷电动化转型的过渡期比预期要长,电动车型的研发投入增加,然而销量却未能达到预期,拖累了整体利润。2024年,保时捷电动化汽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交付量占比为27%,纯电动汽车的占比相对较低。
三、战略调整举措
1. 组织架构优化
- 保时捷计划在2029年前裁减约3900个职位,其中1900个岗位将通过自然流动、限制招聘和自愿协议等方式削减,另外2000个固定期限合同职位到期后不再续约。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德国的工厂,目标是将相关工厂的员工数量减少15%。
2. 电动化策略调整
- 保时捷将电动化转型的过渡期延长,不再急于向电动化转型,转而采取纯电、内燃机和混合动力三管齐下的产品组合策略。
- 公司计划追加8亿欧元投资,重点用于业务规模调整、产品组合优化以及软件和电池技术研发,以提升短期至中期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 原计划到2030年实现超过80%的新车为纯电动车型,现在这一目标已不再现实,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灵活调整。
3. 聚焦核心车型与内燃机领域
- 保时捷将目光重新投向内燃机和混合动力车型,重点关注像911这样的核心车型。2024年,911车型占销售份额的16%,具有较大的潜力空间。
- 未来,保时捷将扩充911车型的内燃机版本,还计划推出复刻经典风格的限量版车型和全新衍生车型。同时,Cayenne和Panamera等现有车型将继续提供三种不同驱动形式的版本,并考虑在2030年前推出一款全新的SUV车型系列,同样提供内燃机和混动版本。
四、未来展望
1. 短期挑战
- 保时捷预计2025年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下滑,营业销售回报率降至10% - 12%,销售收入为390亿 - 400亿欧元。
- 中国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仍将持续,销量可能会继续微降,需要时间来调整当地的组织架构和经销商网络。
2. 长期目标
- 保时捷将中期利润率目标调整为15% - 17%,低于之前的19%。
- 公司依然将电动化视为未来的核心技术,但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转型节奏,同时充分发挥内燃机车型的优势,以应对市场变化。
总结
保时捷2024年的业绩受到了中国市场下滑、成本压力以及电动化转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保时捷采取了裁员、调整产品策略以及延长电动化过渡期等措施。未来,保时捷需要在电动化和内燃机业务之间找到平衡,同时积极应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以恢复盈利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