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转型#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近日的一席表态引发全球关注:“我们愿意生产武器和军事装备,并考虑将部分民用工厂转为军用。”这一宣言,既是对欧盟“重新武装欧洲”计划的响应,也揭开了大众在二战期间军工历史的新讨论。
近年来,德国经济受俄乌冲突能源危机拖累,2024年GDP连续第二年萎缩0.2%,大众汽车销售额和利润双降,被迫关闭德国工厂并裁员3.5万人。与此同时,欧盟推出8000亿欧元国防计划,要求成员国优先采购“欧洲制造”装备。大众CEO布鲁姆坦言,汽车行业产能闲置(欧盟新车销量较2019年下降30%),转型军工或为破局之道。

大众的转型提议触及其敏感历史。1936年,大众因纳粹“国民车计划”成立,二战期间为德军生产轻型运输车、两栖车及V-1飞行炸弹零部件。此次布鲁姆提到的奥斯纳布吕克工厂,正是二战时期军工生产线所在地。德国最大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公司CEO阿明·帕佩格公开支持合作,称该工厂“适合改造”,双方已在军用卡车领域展开会谈,未来或共建坦克生产线。
尽管布鲁姆强调“尚未深入谈判”,但欧洲防务需求激增(莱茵金属2024年利润飙升61%)与汽车业产能冗余形成利益交汇点。经济学家指出,此举既能填补国防产能缺口,又能盘活大众闲置资源。然而,舆论担忧企业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历史责任。

大众的“跨界”尝试,既是经济寒冬中的求生之策,也是欧洲安全自主化的缩影。如何在新时代书写“从民用到军用”的篇章,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将成为大众乃至德国工业的关键课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