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日系车最后的底裤被扒!奇骏停产揭开合资品牌死亡密码

    当比亚迪宋PLUS DM-i单月狂销5万台时,东风日产车间正上演真实版《死神来了》!

    内部人士曝光的财务数据显示,奇骏(图片|配置|询价)e-POWER每卖一台亏损7万元,相当于把2.5吨重的车拆了卖废铁都比整车值钱——这场持续900天的"卖血游戏",终于迎来终章。

    藏在三电成本里的死亡螺旋。 据供应链消息,奇骏e-POWER的1.5T增程器采购价高达2.3万元,比比亚迪骁云1.5L混动专用发动机贵出187%。

    更致命的是日立电机+杰士电池的黄金组合,让三电系统成本突破8.7万元,比同级竞品高出42%。

    技术路线的生死时速。 2023年立项时,日产工程师坚信串联式混动能碾压自主品牌。但市场用脚投票:比亚迪DM-i的双电机混联架构,在亏电油耗上比奇骏e-POWER低1.8L/100km。车主实测发现,奇骏满油满电续航竟比官方数据缩水22%,沦为混动界的"虚标王"。

    经销商体系的雪崩前夜。

    广州某4S店总经理透露:"现在卖十台奇骏混动的提成,抵不上两台轩逸经典款。"更魔幻的是7折库存车协议,导致二级经销商疯狂甩货,有位浙江车商去年底囤积83台车,如今每台净亏5.2万元,直言"比炒期货还刺激"。

    45亿学费买来的三大教训。

    1. 固执病:坚持使用价格贵30%的三元锂电池,而自主品牌早已转向磷酸铁锂
    2. 傲慢病:本土化团队无权修改日本总部制定的187项技术标准
    3. 拖延病:竞品已迭代3代混动系统,日产还在为是否兼容V2L外放电功能开会扯皮

    这场溃败正在引发核爆级连锁反应。 东风日产武汉工厂的e-POWER专属产线已停工改造,1200名工人面临转岗。更恐怖的是28家核心供应商联合逼宫,要求支付拖欠的16亿货款,而日产中国账上现金仅剩31亿。

    当18.99万的起售价成为行业笑柄时,或许该重温戈恩时代的警告:"在中国市场,固执比愚蠢更致命。" 你会为这份价值7万的"日系混动信仰"买单吗?评论区等你毒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