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炸锅!一台定价21.59万的国产轿跑,竟让整个行业“急红眼”
近日,小米SU7 Ultra因一段“时速198公里狂飙高架”的视频引爆全网。这款搭载双电机、3秒破百的“性能怪兽”,以不到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直接碾压百万超跑的数据,被网友戏称“年轻人的第一台兰博基尼”。然而,疯狂飙车背后,一场关于技术、安全与行业洗牌的暗战悄然爆发……
性能与失控:小米的“速度陷阱”
事件起源于一名车主深夜驾驶SU7 Ultra在限速80公里的高架路段狂飙,动力瞬间拉满的推背感让驾驶员“上头”,最终因严重超速被交警拦截。网友质疑:“雷军造的车,性能强到普通人hold不住?”
小米连夜回应,推出“驾驶安全保护”功能,通过OTA升级将最高车速锁定至180km/h,并限制暴力驾驶时的动力输出。但这一操作引发两极争议:支持者赞其“保命操作”,反对者炮轰“阉割性能,违背用户权益”。
吉利高管“怒怼”背后:供应链霸权被打破?
事件发酵后,吉利高管杨学良连发三条微博,直言“某些企业用手机思维造车,安全底线不能丢”,被指暗讽小米。更劲爆的是,知情人士爆料:吉利内部将SU7 Ultra拆解研究,发现其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成本比同级竞品低20%!
原来,小米凭借手机供应链的“跨界碾压”,联合宁德时代、博世等巨头定制配件,绕开传统车企的供应链壁垒。一位车企工程师坦言:“小米把手机行业的‘价格屠夫’玩法带进车圈,极氪、蔚来都慌了。”
雷军掀桌:21.59万定价背后的“阳谋”
SU7 Ultra的定价被业内称为“自杀式冲锋”。对比同级竞品极氪001、比亚迪汉EV,其价格直降5万-8万元,甚至比自家顶配手机贵不了多少。
小米靠什么赚钱?供应链人士揭秘:雷军押注“生态盈利”。通过车机绑定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用户,未来靠软件订阅、周边配件收割利润。这种“硬件贴钱、软件回血”的模式,直接复制苹果路线,却让传统车企难以招架。
行业变天:一场没有硝烟的“供应链战争”
小米的搅局已引发连锁反应:极氪紧急下调007车型售价,比亚迪加速推出低价版汉EV,传统车企集体加码智能化研发。
分析师指出:“这场超速事件撕开了行业遮羞布——当科技巨头用互联网思维降维打击,传统车企要么转型,要么出局。”而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在价格战与性能内卷中,安全与品质的底线,谁来守护?
结语
小米SU7 Ultra的一脚油门,踩出了国产车的性能天花板,也踩碎了行业旧秩序。雷军的“价格核弹”能否炸出新能源车新格局?这场科技与制造、激进与保守的对抗,才刚刚开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