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出口暴增186%拿下第一,奇瑞第二,哈弗反超吉利

    大塘天星汇头像大塘天星汇头像
    大塘天星汇03-12

    易车榜(图侵删)

    一、整体乘用车出口概况

    总量与增速:2025年2月中国乘用车出口达34.9万辆,同比+11%(行业增长稳健),但环比-8%(可能受春节假期或海外市场需求波动影响)。

    新能源驱动明显:从品牌排名可见,新能源车企占据主导地位(比亚迪、奇瑞、捷途、宝骏等),传统燃油车企如哈弗(-6.96%)、吉利(-11.43%)增速承压。

    比亚迪汉

    二、比亚迪 vs 奇瑞:新能源赛道的“冰火两重天”

    1. 比亚迪:新能源出口的绝对霸主

    数据亮点:

    出口量 66,652辆(同比激增186.17%),占总出口量的19.1%,几乎每5辆出口车中有1辆来自比亚迪。

    增速为行业平均(+11%)的17倍,也远超第二名奇瑞(+3.18%)。

    核心优势:

    技术壁垒:刀片电池、e平台3.0等核心技术形成全球竞争力,车型如ATTO 3(元PLUS)在欧美热销。

    全球化布局:欧洲(挪威、德国)、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市场快速渗透,2025年海外销量占比已超30%。

    政策红利:欧洲碳排放法规倒逼燃油车淘汰,比亚迪纯电车型精准卡位需求缺口。

    2. 奇瑞:燃油车根基稳固,新能源转型滞后

    数据亮点:

    出口量 64,176辆(同比+3.18%),紧咬比亚迪,但增速仅为后者的1.7%。

    主力车型仍为燃油车(如瑞虎7、捷途X70),新能源占比不足20%(对比比亚迪超90%)。

    现状分析:

    传统市场依赖:在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市场凭借高性价比燃油车维持份额,但面临日韩品牌(丰田、现代)的竞争压力。

    新能源短板:星途(高端品牌)及奇瑞新能源车型(如小蚂蚁)尚未形成国际爆款,技术路线(如混动)与比亚迪错位但未突围。

    子品牌协同不足:捷途(+58.17%)增速亮眼,但其独立性(如出口渠道与奇瑞重叠)可能稀释资源投入。

    星越L

    三、吉利vs哈弗:

    吉利:出口量为91,637辆,同比下降11.43%,排名第六。吉利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相对稳定,但此次出现同比下降,可能与其在部分海外市场的竞争加剧或产品更新换代有关,需要关注其后续的市场策略和产品调整。

    哈弗:出口量为21,653辆,同比下降6.96%,排名第五。哈弗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的品牌,在SUV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此次出口量下降可能受到海外市场对SUV需求变化或其他竞争对手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市场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反馈。

    其他品牌表现

    名爵:出口量为29,899辆,同比增长16.48%,排名第三,增长较为稳定,可能与其在部分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提升和产品更新有关。

    长安:出口量为25,407辆,同比增长12.89%,排名第四,表现较为稳健,其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布局和技术投入可能为其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捷途:出口量为15,836辆,同比增长58.17%,排名第七,增长速度较快,可能得益于其在海外市场的新车型推出或市场拓展策略的有效实施。

    宝骏:出口量为14,367辆,同比增长32.39%,排名第八,增长态势良好,可能与其在海外市场的性价比优势和产品改进有关。

    起亚:出口量为12,700辆,同比增长86.82%,排名第九,增长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起亚在海外市场加大了营销力度或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车型。

    江淮汽车:出口量为8,596辆,同比下降4.59%,排名第十,出现小幅下降,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以提升出口表现。

    自由者

    五、写在最后:

    比亚迪凭借技术代差+全球化布局,已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现象级品牌”;奇瑞虽稳居第二,但若不能加速新能源转型,其市场份额或将被名爵、捷途等子品牌分流。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的竞争将彻底转向新能源技术、品牌高端化及本地化运营能力。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