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赛道硝烟弥漫。理想汽车凭借OTA 7.0实现全场景无图领航辅助驾驶,成为全球第二家达成此成就的车企;华为、小鹏等企业则密集布局端到端大模型,推动技术迭代;广汽传祺与华为联手推出L3级自动驾驶车型,计划2027年量产。这场关乎未来出行话语权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

一、理想汽车:无图领航时代“破局者”
2025年1月,理想汽车全量推送OTA 7.0版本,其最大亮点是全场景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这意味着车辆不再依赖高精地图和预设规则,而是通过AI大模型实时感知环境、规划路径,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流程自主通行。
技术突破有多“硬核”?
- 复杂场景零接管:面对新开高速、长隧道、施工路段等极端场景,车辆可自主完成变道、绕行,甚至预判前车行为提前减速。
- 拟人化驾驶体验:超车变道更丝滑,拥堵路段汇入车流效率提升,高速场景接管里程达行业领先水平。
- 安全冗余升级:新增后向误加速抑制功能,倒车时误踩油门会自动刹车;ELK紧急车道保持功能可识别行人、异形障碍物并自动纠偏。
更值得一提的是,理想首创AI推理可视化功能,将系统决策过程拆解为轨迹预测、注意力热力图、自然语言提示三部分,用户在中控屏即可直观看到“AI老司机”的思考逻辑。这种透明化设计,让科技焦虑转化为信任感。
---
二、华为、小鹏:端到端大模型“军备竞赛”
在理想领跑的同时,华为、小鹏等企业正加速布局端到端大模型,2025年或成技术落地关键年。
华为:ADS 3.0全域覆盖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ADS 3.0舍弃传统BEV感知架构,基于GOD大网实现端到端决策,日均训练数据量达3000万公里,模型每5天迭代一次。目前,其城区NCA领航已覆盖超4万个乡镇,计划2025年实现高速与城区智驾全面打通。
小鹏:XNGP系统全域开放
小鹏XNGP系统整合神经网络XNet、规控模型XPlanner和大语言模型XBrain,2024年已实现城区智驾100%无图覆盖。2025年目标直指“类L4级体验”,并计划全球路测。
竞争白热化:价格战与技术战并行
特斯拉、小鹏近期降价抢占市场,而理想、华为则通过技术升级构建护城河。行业预测,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将突破30%,成本有望降至万元级。

三、广汽传祺+华为:L3级量产“双剑合璧”
传统车企也在加速智能化突围。2025年3月,广汽传祺发布高端车系“向往”,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并计划在2027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
合作亮点:
- 技术整合:结合传祺增程技术、华为ADS 3.0和鸿蒙座舱,打造“人-车-生活”全场景智能生态。
- 场景覆盖:支持无人代客泊车、高速领航、复杂城市路况应对,目标直指“让驾驶更轻松”。
- 市场野心:广汽计划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突破200万辆,L3车型或成关键增长点。
---
四、未来已来:2025为何是“决胜年”?
1. 技术成熟度临界点:端到端模型迭代速度加快,理想仅用半年完成35个版本更新,华为日均训练数据量激增。
2. 政策与资本助推:两会聚焦智能驾驶立法,多地推出路测牌照和补贴,2025年行业融资或超2000亿元。
3. 用户需求觉醒:J.D. Power调查显示,90后消费者对“无接管驾驶”的期待值较五年前提升40%。
行业格局展望:
- 新势力领跑:理想、小鹏等或率先实现全场景无图智驾规模化落地。
- 传统车企转型:广汽、大众等通过合作补齐技术短板,但品牌溢价能力面临考验。
- 华为生态链:鸿蒙座舱+乾崑智驾的组合,或成国产高端车标配。
---
结语**
从理想OTA 7.0的透明化智驾,到华为、小鹏的模型军备竞赛,再到广汽的L3量产计划,2025年智能驾驶赛道已进入“技术兑现期”。谁能在安全、成本、体验间找到平衡点,谁就能在万亿级市场中占据先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场竞争的终局,或许就是“何时能像使用手机一样使用汽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