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封神背后:拆解“米式营销”密码与百年汽车营销启示录

    嘟嘟说事儿头像嘟嘟说事儿头像
    嘟嘟说事儿03-06

    2025年3月,小米SU7交付量突破50万辆,成为现象级爆款。从“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到“智能时代的中国答案”,这场营销盛宴的背后,藏着小米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狙击。回望百年汽车史,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伴随着营销革命。本文将以SU7为切口,解码经典案例中的商业智慧。

    一、小米SU7:一场教科书级营销的“六脉神剑”

    借势顶流:锚定保时捷与特斯拉的“上位逻辑”
    小米深谙“傍大牌”的传播定律,SU7发布会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图片|配置|询价)与特斯拉Model 3。通过参数对比、赛道测试等可视化数据,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百万级体验、30万售价”的价值锚点,这种降维打击策略让用户产生“超值获得感”。
    正如雷军所言:“我们要造一辆能媲美保时捷的梦想之车。”

    创始人IP:雷军的“爽文人设”与共情营销
    从“Are you OK”的鬼畜文化到“亏本卖车”的悲情叙事,雷军将个人IP与品牌深度捆绑。在SU7发布会现场,他哽咽着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创业”,用企业家精神引发情感共鸣。这种“寒门逆袭”的故事框架,让用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饥饿营销:88898台大定的“稀缺效应”
    通过限量F码、交付周期长达7个月的产能预告,小米成功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二手平台溢价转单、黄牛炒号等衍生现象,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怕错过”的心理
    。这种策略与苹果新品发售的排队文化异曲同工。

    全民造梗:从“保时米”到“雷厂长”的病毒传播
    网友自发创作的“SU7高速吃罚单”“雷军开车门”等话题,在抖音、B站形成裂变传播。小米官方不仅不控评,反而主动参与二次创作,将戏谑转化为品牌记忆点。

    生态协同:6.4亿米粉的“私域流量池”
    依托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的用户基础,SU7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打通硬件闭环。米粉社区的晒单、评测内容形成自发传播链,实现从产品到生活方式的升维。

    价格悬念:21.59万元的“心理博弈”
    长达3个月的定价猜谜游戏,让SU7持续霸榜热搜。当最终价格低于市场预期时,用户产生“捡漏快感”,这种“预期管理”堪称定价策略的巅峰之作。

    二、百年汽车史:那些改写规则的经典营销战役

    甲壳虫(1960s):“Think Small”的反向定位
    在美式肌肉车盛行时代,大众用“它很丑,但它能带你去任何地方”的广告语,将小型车的缺陷转化为个性标签。这种反主流叙事成功打开北美市场,成为定位理论的经典实践。

    红旗(2021):奥运冠军赠车的“顶流绑定”
    红旗汽车借势东京奥运会,向夺冠运动员赠送H9轿车。通过运动员的国民偶像效应,将品牌精神与“拼搏进取”的国家形象深度关联,实现高端破圈。

    蔚来(2021):NIO Day的用户共创新范式
    在苏州举办的NIO Day,从选址到节目均由用户投票决定。现场发布的ET5车型命名、配色方案均来自社群共创,这种“用户主权”模式重构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

    欧拉(2022):“更爱女人”的精准狙击
    通过联合潘通推出专属粉色车漆、打造女性车主俱乐部,欧拉打破“汽车属于男性”的刻板印象。2022年女性用户占比突破70%,开辟细分市场新蓝海。

    特斯拉(2014):马斯克的“火星殖民”叙事
    从Cybertruck的防弹玻璃演示到SpaceX联名营销,特斯拉将电动车与人类科技文明进程绑定。这种“造神运动”让消费者为信仰充值,而非单纯购买交通工具。

    三、启示录:智能时代的营销底层逻辑

    情绪价值>功能参数
    SU7的成功证明,当技术趋同时,消费者更愿为“梦想实现者”“身份认同感”买单。蔚来用户运营负责人秦力洪曾说:“我们卖的不是车,而是愉悦的生活方式。”

    参与感创造归属感
    小米SU7的“百万网友共创外观设计”、红旗的奥运冠军赠车仪式,都在践行“让用户成为故事主角”的法则。岚图与《时间的朋友》合作时,将1700名用户名字投射到演讲大屏,正是这种理念的延伸。

    长期主义对抗流量焦虑
    从2021年官宣造车到2024年交付,小米用3年时间铺垫期待感。这种“慢营销”与当下车企追求“首销即爆款”的短视形成对比,印证了“延迟满足”的商业智慧。

    技术民主化的话语重构
    雷军将8层涂装工艺、9100吨压铸技术等“行业常识”包装成黑科技,本质是通过技术平权叙事降低认知门槛。正如周鸿祎评价:“小米让普通人觉得技术在为自己服务。”


    从甲壳虫的“反叛宣言”到SU7的“米粉狂欢”,汽车营销史是一部人类欲望的解码史。当智能电车步入同质化竞争,唯有那些既懂技术脉搏、又通人性弱点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无限游戏中持续领跑。小米SU7的启示在于:在算法统治的时代,真诚与共情仍是穿透人心的终极武器。

    (本文案例引用自公开报道及行业研究,数据来源详见各企业年报及第三方研报。)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