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的建议:推进测试验证,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的自动驾驶测试互认机制,加快量产商用进程,力争2026年实现高速和城市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应用;完善保险体系,争取2026年前设立自动驾驶汽车专属保险,包括交强险、商业险、三责险等,降低推广门槛,维护相关方权益;健全法律法规,加快建设国家层面的自动驾驶法律和标准体系,为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提供技术准则。
雷军建议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 技术层面:汽车产业已迈入智能化高级阶段,我国L3级自动驾驶正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级自动驾驶在数十个城市进行示范应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已初具条件。
• 政策层面:2023年,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首次将L3/L4纳入官方管理体系;2024年12月,北京、武汉相继出台相关条例,明确事故赔偿责任由相关主体承担。
• 行业竞争层面: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为搭载L3级自动驾驶汽车发放型式批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支持量产应用;特斯拉的FSD也已进入中国市场,国际竞争压力大。
• 市场需求层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渗透率已达55.7%,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65%,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和需求在不断提高。
• 产业发展层面:自动驾驶量产不仅能带动芯片、传感器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还将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优化交通系统。
雷军提出的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的建议有以下创新点:
• 测试验证机制创新:提出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测试互认机制,打破了地域限制,改变了以往各地测试标准和流程不统一的局面,能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降低车企的测试成本和时间成本,为自动驾驶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 保险体系创新:建议2026年前完成设立自动驾驶汽车专属保险,包括交强险、商业险、三责险等。这是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这一新兴事物专门设计的保险体系,明确了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填补了市场空白,能有效降低自动驾驶汽车推广门槛,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
• 法律与标准创新:加快建设自动驾驶全国性法律体系和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体系,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合法上路身份,为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提供清晰的技术准则,在法律和标准层面为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标可循,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