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SU7的发布,其「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电轿」定位引发热议。而近日曝光的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 Ultra更是在性能、智能化和豪华感上全面升级。本文从动力、智能化、续航、价格四大核心维度,深度剖析两款车型的差异与适用人群。
一、基础参数对比

对比
二、核心差异解析
1. 性能:从「够用」到「天花板」
- SU7:搭载小米自研的「HyperOS」动力系统,零百加速2.78秒,主打日常通勤与轻度驾驶场景。
- SU7 Ultra:升级三电机架构,动力输出提升40%,支持赛道模式和弹射起步功能,更适合追求操控极限的用户。
实测场景:
- 连续过弯时,SU7 Ultra的扭矩分配系统能更精准控制后轮抓地力,避免侧倾;
- 直线加速段,SU7 Ultra的声浪反馈比SU7更浑厚,接近传统燃油超跑。
2. 智能化:从「实用派」到「未来感」
- SU7:
- 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支持全场景语音交互和OTA升级。
- 标配小米智能生态联动(如车内控制智能家居)。
- SU7 Ultra:
- 首搭小米自研「天穹AI」系统,算力提升300%,支持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
- 配备后排娱乐控制屏和AR-HUD投影系统,打造「移动智能空间」。
用户体验差异:
- SU7 Ultra可通过手势直接调出导航路线,无需触屏操作;
- 后排乘客可独立控制空调温度和娱乐内容,场景实用性更强。
3. 续航与补能:长途出行更从容
- SU7 Ultra的100kWh电池支持20分钟超级快充(SOC 10%-80%),配合小米自建超充站网络,显著缓解续航焦虑。
- SU7虽支持800V快充,但电池容量较小,更适合城市短途通勤。
4. 豪华感:细节见真章
- SU7 Ultra新增以下升级:
- 材质升级:座椅采用Nappa真皮+零重力设计,方向盘包裹麂皮。
- 音响系统:配备丹拿证据系列音响,支持杜比全景声。
- 空气悬架:可选装主动式底盘调节,适应多种路况。

小米su7
三、选购建议:谁值得为「Ultra」买单?
- 选SU7,当且仅当:
- 预算有限,但对智能化和续航有基础需求;
- 更看重「性价比」,而非极致性能或豪华配置。
- 选SU7 Ultra,当且仅当:
- 追求「人无我有」的黑科技(如L3级自动驾驶);
- 对后排舒适性和娱乐性有强烈需求(如家庭出行或商务接待);
- 愿为品牌溢价和顶配配置支付更高成本。

小米su7Ultra
四、争议点与风险提示
1. L3级自动驾驶落地难度:
- 小米SU7 Ultra的L3功能需依赖高精地图和复杂路况支持,短期内可能仅限于特定区域开放。
2. 品牌口碑风险:
- 作为新晋车企,小米的造车品控和售后体系仍需时间验证。
3. 保值率隐患:
- 新能源车技术迭代快,顶配车型可能面临较大贬值压力。
结语:科技与豪华的平衡术
小米SU7 Ultra试图通过堆料证明「国产车也能定义高端」,但其30.99万元的售价已触及蔚来ET5、极氪001等竞品的腹地。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否选择「Ultra」不仅取决于参数表的领先,更在于对品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毕竟,在电动车时代,「开上一辆小米」早已不仅是交通工具的选择,更是对科技理想主义的一次投票。
注:本文基于假设性参数编写,实际车型配置以小米官方发布为准。如需最新信息,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发布会及官方公告! #雷军:要让喜欢SU7 Ultra的人买得起##小米SU7锁单量超24.8万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