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汽车行业迎来新霸主?奔驰与华为智行汽车的市场博弈与未来走向

    豪车界的老牌霸主奔驰,竟在销量上节节败退,多家大型 4S 店纷纷退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危机?而另一边,华为问界却一路高歌猛进,销量飙升。这一衰一兴之间,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怎样的巨变?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场汽车市场风云变幻的神秘面纱。

    一、销量冰火两重天:奔驰下滑,问界崛起

    (一)奔驰销量的持续滑坡

    近年来,奔驰销量步步下滑。据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披露的 2024 年财报,集团营收 1455.94 亿欧元,同比下降 4.5%;息税前利润(EBIT)为 135.99 亿欧元,同比下降 30.8%;净利润为 104.1 亿欧元,下降 28.4% 。在销量方面,2024 年奔驰总销量同比下滑 3% 至 198.34 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销售 18.5 万辆,同比下滑 23%。

    分地区看,本土德国市场和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严重,中国地区销量同比下降 7% 至 68.36 万辆,跌至 5 年前水平。不仅如此,奔驰在华还面临着电动化转型慢的难题,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选择了更实惠的国产电动车型。

    (二)问界销量的迅猛增长

    2025 年第 4 - 7 周销量周榜中,问界 M9 再度位列 50 万元及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周榜榜首,问界 M7 也持续蝉联 30 万 - 40 万元豪华 SUV 车型销量周榜的首位。问界新 M7 全年累计交付近 20 万辆,荣获 2024 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问界 M9 上市短短一年时间,便收获超过 20 万辆的大定订单,在 50 万及以上豪华汽车市场中成绩斐然。截至 2024 年 10 月,鸿蒙智行全系车型 32 个月累计交付 50 万辆,创行业最快交付纪录,成交均价连续 6 个月远超传统豪华 BBA 。

    二、背后逻辑大剖析:产品、市场与品牌

    (一)产品层面:技术转型的差异

    在产品层面,奔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上相对滞后。其电动车型面临着特斯拉、比亚迪等的技术与价格优势,以及理想、问界等新势力的冲击。而华为问界则凭借华为的技术优势,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表现出色,如问界 M9 搭载的华为 ADS 3.0 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让驾驶更加轻松、安全,实现全国范围的放心驾驶体验,这是很多传统豪车所不具备的。

    (二)市场与消费者层面:消费观念的转变

    从市场和消费者层面来看,随着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购车主力,他们更加注重汽车的智能化体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更高。迈巴赫车主平均年龄 52 岁,而华为尊界预订用户 35 岁上下,这清晰地显示出两代人消费观的差异。年轻消费者不再仅仅追求品牌的历史底蕴和豪华感,更愿意为智能科技买单。

    (三)品牌和营销层面:品牌形象与营销手段

    华为作为科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背书,其品牌形象与智能汽车的定位高度契合。余承东的营销手段也十分高明,在尊界 S800 发布会上直接与迈巴赫对比,将智能底盘等技术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大量关注。

    三、未来前景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华为智行汽车的潜力与挑战

    展望未来,华为智行汽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凭借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以及不断丰富的产品矩阵,有望在高端智能汽车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但华为也需要补上品牌积淀的短板,品牌的长期建设并非一蹴而就。

    (二)奔驰的转型与突破

    奔驰虽然目前面临困境,但作为百年豪车品牌,其底蕴深厚。奔驰也在积极转型,比如延长燃油车生命周期,推迟部分燃油车型停产计划;在电动化方面 “降本增效”,整合电动车型开发平台,削减 EQ 系列产能等。奔驰还计划从 2025 年开始到 2027 年发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车攻势,多达 36 款新产品的计划显示出其转型决心。

    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华为智行汽车与奔驰的竞争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传统与新兴势力的碰撞,将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