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武侠迷来说,有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金古黄梁温”的时代渐行渐远,“武侠式微”已成定局。新作《金庸武侠世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接连扑街,让人几乎难以找到值得一看的武侠影视作品。而最近一部国产动画,则让人见到了久违的江湖气——B站国创区新黑马《牧神记》——虽是玄幻题材,但或许是因为由《秦时明月》这样经典武侠IP的出品方玄机科技打造,有着浓郁的经典武侠味,让人回味深刻。

快意恩仇,玄幻世界有江湖气
《牧神记》动画改编自宅猪的同名网络小说,讲述主角秦牧从一个被遗弃的残老村放牛娃,成长为引领改革的人皇、开启浩荡大世的牧天尊的英雄传奇。原著不仅坐拥庞大的粉丝群体,其中深邃的哲思更令其在网络文学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的网文之一。

《牧神记》的精神内核,与武侠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主张一脉相承。小到击退恶势、拯救弱小,大到变法改革、重构秩序,秦牧的成长轨迹,远超一般网文专注的热血奋斗与实力升级。秦牧及众多同道为实现“神为人用”而终身奋斗,这一贯穿始终的线索让《牧神记》不再仅仅是个人崛起的史诗,更是对人性、神权、命运等议题的深刻探索。

《牧神记》的故事开始在一个充满玄幻色彩的世界:大墟,其内核代表着远离朝堂权力的“江湖”,这不仅是武侠文化的核心场景,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不受约束的恩怨情仇,而以延康国为代表的皇权势力,则是世俗意义上的“庙堂”。江湖与庙堂,隐世与入世,在大墟这片土地上碰撞出微妙的戏剧张力。

《牧神记》动画的江湖气,通过一个情节即可窥见一斑。秦牧平白遭受漓江派追杀,反杀对方后,漓江派教主前来残老村寻仇。归顺延康的教主并未选择以强权压制秦牧,而是选择以江湖规矩了结,让秦牧与漓江派弟子对战,不死不休。而在最后,漓江派教主被残老村的枪神“瞎子”一击毙命,弥留之际并无怨怼,反而一展强者间的惺惺相惜。快意恩仇、愿赌服输的江湖意气着实令人感叹。

精彩打戏,武指特效联合出击
说到武侠,自然少不了精彩的打戏。《牧神记》在这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虽然是玄幻题材,但动画中的武戏并不完全依靠虚幻的特效对波,而是有实打实的武打设计,不仅动作流畅,还融入了大量的玄幻元素,充满了视觉冲击力,每一场战斗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对于经验丰富的玄机科技来说,制作这类题材已是驾轻就熟。

《牧神记》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战斗风格,秦牧的战技集百家之长,风格偏向于灵活多变;以针线为武器的司婆婆以灵巧为主;绰号天刀的屠夫是刚猛型选手,两柄杀猪刀刺破天穹;枪神瞎子则力量与技巧并重,一柄竹竿即可御敌……这些不同的战斗风格,不仅让完美契合角色设计,更让《牧神记》看点十足。

片中的打戏不仅是单纯的视觉冲击,亦承载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比如秦牧保卫村庄、抵御冰潮的那场大战,则是人类面对天灾时力量与信念的对决,也塑造出秦牧及残老村九老勇敢无私的性格,为日后秦牧的成长变化埋下伏笔。

超强群像,人物塑造致敬经典
《牧神记》动画更为人乐道的,则是精彩的人物塑造。它和很多武侠小说一样,不拘泥于主角的高光堆砌,展现了强大的群像刻画能力。同时也不难看出,其中的许多设定都有致敬武侠经典的影子。

首先是主角秦牧,他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和《绝代双骄》的小鱼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秦牧在感情中“人见人爱”的属性,以及登上“魔教”(天圣教)教主之位,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际遇。秦牧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强者,过程中充满了对正义与邪恶的思考,对墨守成规与不破不立的抉择。这种成长模式,正是传统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叙事结构。

残老村的设定也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武侠色彩。残老村中的老人们曾经个个身怀绝技、风华绝代,却在成为残疾之躯后隐居于此,打棺材、做铁匠、当裁缝,让人不禁联想到古龙笔下的恶人谷中那群同样身世复杂、性格各异的高手。这种隐逸与锋芒并存的特质,恰是江湖文化的精髓所在。

再来说说女性角色。女主角灵毓秀出场即女扮男装,聪慧机智的个性让人想起了金庸笔下那个聪明绝顶、敢爱敢恨的赵敏。被秦牧戏称为“肥七”的灵毓秀,外貌白皙圆润,脸颊未褪去的婴儿肥更衬出了少女的可爱。虽性格不及赵敏那般“狠辣”,但日后登基为延康女帝的她依然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洞察力和城府。

而陪伴秦牧长大的“财务总监”狐灵儿则有几分小昭天真烂漫的影子;美貌让男人为之癫狂的天圣教圣女司婆婆,似乎致敬了金花婆婆黛绮丝……尽管设定有相似之处,《牧神记》却塑造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物,书写出了精彩至极的故事。

“武侠”的生命力之源泉,恰恰在于它深植的侠义精神,以及这一精神所赋予的艺术独特魅力。虽然近年来武侠影视的改编趋势愈发倾向于通俗化与娱乐化,但依然不乏《牧神记》这类将武侠元素与玄幻题材完美融合的作品。快意恩仇的江湖气息、复杂多面的人性情感都在片中得以展现。如果你是一个武侠迷,那么这部动画绝对不容错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