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开8万公里后才悟透!增程与插混的购车密码

    混动浪潮下的购车困惑

    在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混动汽车无疑成为了当下的热门之选。随着油价的起伏不定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了混动领域,试图在燃油经济性和驾驶便利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然而,当人们真正踏入混动汽车的选购之旅时,却发现面前的道路充满了迷雾。增程式混动和插电式混动,这两种看似相似却又有着本质区别的技术路线,让不少消费者陷入了深深的困惑。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增程式的简单直接,还是插电式的高效全能?

    就在大家迷茫之际,一位有着 8 万公里驾驶经验的车主站了出来,分享了他的独特感悟:“增程买大,插混买小”。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

    增程式混动:为何宜大

    独特的工作原理

    增程式混动,从原理层面来看,宛如一台 “自带发电站的电动车” 。在增程式汽车的运作体系中,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车辆的驱动工作,它扮演的是发电 “小能手” 的角色,通过燃烧燃油产生电能,为电池充电,进而由电机驱动车辆前行。这种别具一格的工作模式,使得增程式汽车在驾驶感受上与纯电动车极为相似,动力输出呈现出线性且安静的特点。在城市的拥堵路段,走走停停的过程中,发动机无需频繁启停,避免了传统燃油车在低速行驶时的顿挫感,让驾驶变得更加平稳顺滑。

    大电池的关键作用

    大电池对于增程式混动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电池可以显著减少发动机的启动频率。发动机启动时,往往会伴随着噪音和震动,而大电池能储存更多电能,在城市日常通勤等场景下,依靠纯电模式行驶的里程更长,从而大幅降低发动机的介入次数,提升驾驶的静谧性和舒适性。大电池还能降低能耗。当车辆在高速行驶等需要大功率输出的工况下,大电池可以稳定地为电机供电,避免发动机在低效区间工作,进而实现能耗的降低。从续航角度来说,大电池满足了用户对于长续航的需求。即便在电量较低时,发动机发电与大电池协同工作,也能确保车辆拥有足够的续航里程,解决了纯电动车的 “里程焦虑” 问题。

    适配大尺寸车身

    大尺寸车身与增程式混动堪称绝配。大车身能够提供更充裕的空间来放置大电池。像大型 SUV,其宽敞的底盘空间可以轻松容纳体积较大的电池组,无需担心空间不足的问题。大尺寸车身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阻和更大的重量,这就需要更强大的动力支持。增程式混动系统可以通过高效的发电机制,持续为大功率电机供电,满足大车身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动力需求,实现更好的驾乘体验和空间布局。在车内空间布局上,大尺寸车身可以设计得更加舒适,无论是宽敞的腿部空间还是头部空间,都能让乘客感受到惬意,而增程式混动系统的特性又不会因为车内空间的增大而影响其性能表现。

    实例分析

    以理想 L9 为例,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增程式混动大型 SUV,其在市场上的表现充分印证了 “增程买大” 的观点。理想 L9 车长超 5 米,轴距超 3 米,如此大的车身尺寸为其内部空间带来了极大的优势,能够轻松实现 6 座的宽敞布局,满足大家庭出行的需求。在动力方面,它搭载了大容量的电池组,配合高效的增程器,纯电续航里程可达 200 公里以上(CLTC 工况) ,在城市日常使用中,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依靠纯电模式行驶,成本低廉且环保。而当需要长途出行时,增程器启动发电,为车辆提供持续的动力,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无论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的频繁启停,还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高速行驶,理想 L9 都能凭借其增程式混动系统的优势,保持动力的充沛和平顺,车内的静谧性也表现出色,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极为舒适的体验。

    插电式混动:为何宜小

    工作模式与特点

    插电式混动的工作模式与增程式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插电式混动系统中,发动机不仅可以直接驱动车轮,还能与电机协同工作,二者之间的配合十分灵活。在低速行驶时,车辆可以依靠纯电模式,静谧又环保;在高速行驶或者需要急加速时,发动机则会介入,提供更强劲的动力。这种集燃油车和电动车优势于一身的特点,让插电式混动在不同路况下都能游刃有余。

    小车身的经济实用

    对于插电式混动来说,小车身有着诸多优势。从经济性角度来看,小车身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往往价格更为亲民,更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预算。在能耗方面,小车身车辆的风阻和重量相对较小,无论是在纯电模式下还是燃油模式下,能耗都更低。在城市中,小车身的插电式混动车操控起来更加灵活,能够轻松穿梭于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车流中,停车也更加方便,非常适合城市通勤的使用场景。

    电池需求与成本

    插电式混动由于发动机可以随时介入工作,对电池容量的需求相对较小。这就使得车辆的电池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会因为过高的电池成本而抬高整车价格。较小的电池容量也更适合小车身的布局,不会占据过多的车内空间,让车辆的空间利用更加合理。小车身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在成本控制和空间布局上都更具优势。

    实例分析

    以比亚迪秦 PLUS DM-i 为例,这款车作为一款紧凑型轿车,在插电式混动领域表现出色。它的车身尺寸小巧灵活,在城市中行驶极为便利。在油耗方面,其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 4L 左右,即使在亏电状态下,油耗也能控制在较低水平。在价格方面,秦 PLUS DM-i 的起售价在 10 万元左右,性价比极高。凭借着小车身的优势,它在城市通勤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购车决策因素

    (一)日常通勤需求

    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增程和插混各有千秋。如果你的通勤距离较短,在纯电续航里程范围内,两者都能以纯电模式行驶,成本低且环保。像一些增程式车型,如赛力斯 SF5,其纯电续航可达 180 公里左右,对于大多数城市上班族来说,日常通勤完全可以依靠纯电模式,无需动用燃油,既经济又安静。插电式混动车型也不逊色,例如沃尔沃 XC90 T8,纯电续航能满足日常城市通勤,在早晚高峰的拥堵路况下,纯电模式避免了发动机频繁启停带来的油耗增加和顿挫感。

    但如果通勤距离较长,超过了纯电续航里程,增程式混动在城市拥堵路况下,由于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无需频繁启停,能保持较好的舒适性和较低的能耗。而插混车型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在动力输出上更为直接,不过频繁启停可能会导致油耗有所上升。

    (二)长途出行频率

    长途出行频率对车型的选择影响也很大。增程式混动车型在长途驾驶时,发动机噪音和震动相对较小,乘坐舒适性较好。以新岚图 FREE 为例,它在长途行驶中,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参与驱动,车内的静谧性表现出色,能为乘客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乘车环境。而且增程式混动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较长,一般都能轻松超过 1000 公里,不用担心续航问题。

    插混车型在长途驾驶时,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在遇到需要急加速超车等情况时,动力响应会更迅速。比如比亚迪唐 DM - i,在长途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动力强劲,超车轻松自如。但如果长途出行时充电设施不完善,插混车型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可能会比增程式稍高一些。

    (三)充电设施便利性

    充电设施的便利性是影响增程和插混车型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如果充电设施完备,增程式混动车型可以更多地使用纯电模式,降低使用成本。像在一些一线城市,充电桩分布较为密集,增程式车主可以在上班时将车停在公司附近的充电桩充电,下班后充满电回家,日常使用几乎不依赖燃油。

    插混车型对充电设施的依赖相对较小,即使没有充电桩,也可以依靠燃油行驶。但如果有方便的充电条件,插混车型也能充分发挥其纯电行驶的优势,降低能耗和使用成本。如果居住的小区没有充电桩,附近也很难找到公共充电桩,那么插混车型可能更适合,不用担心充电难的问题。

    (四)预算限制

    预算也是购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增程式混动车型由于结构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一些入门级的增程式车型价格较为亲民。像哪吒 S 增程版,起售价在 17 万元左右,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混动车型优势的消费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插混车型由于技术相对复杂,成本较高,价格区间相对较广。一些豪华品牌的插混车型价格较高,但也有一些性价比高的国产插混车型可供选择。比亚迪汉 DM - i,起售价在 20 万元左右,配置丰富,动力性能也不错,在同价位车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预算有限,可以考虑价格较低的增程式混动车型;如果预算充足,且对车辆性能和配置有更高要求,插混车型能提供更多的选择 。

    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增程式混动和插电式混动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增程买大,插混买小” 这一观点背后蕴含的道理。增程式混动凭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大电池带来的优势以及与大尺寸车身的完美适配,在大型车辆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和舒适性;而插电式混动则以其灵活的工作模式,小车身的经济实用性以及合理的电池需求与成本控制,成为了小型车辆的理想选择。

    在购车决策过程中,日常通勤需求、长途出行频率、充电设施便利性和预算限制等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应盲目跟风,而应冷静分析自己的实际需求。如果你经常进行长途旅行,且对车内空间和舒适性有较高要求,那么一辆大型的增程式混动车型或许是你的不二之选;如果你主要在城市中穿梭,追求经济实用和灵活操控,小型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可能更能满足你的需求。希望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混动汽车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爱车,开启一段美好的出行之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